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市县地情>成都市>武侯区>详细内容

武侯区地情

建区之初,面对全区经济底子薄弱、发展相对滞后的现状,武侯区提出以农业为基础、科技为先导、乡镇企业为支柱、城市建设管理为重点的经济发展思路,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全区经济迅速起步。

1996年,高新区从武侯区划出,经济存量大幅减少,武侯区及时调整发展思路,实施第二次创业,加快“西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引导第三产业发展,经济发展水平很快实现超越。至200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00.48亿元,财政收入5.78亿元。

2000年,武侯区提出第三次创业,在“西区”建设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侯科技园,2002年建立西部鞋都工业园,开展争创“中国女鞋之都”工作,重点发展商贸业、房地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三次创业硕果累累,至2005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15.46亿元,财政总收入24.73亿元。

8b1229f9f3554e85a92bf00a5eb1ec2e.jpg

中国女鞋之都

2006年,武侯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一、二产业比重进一步下降,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至2010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464亿元,财政总收入达88.6亿元,综合经济指标处于全市前列。

2011年,武侯区着力构建“5主导+1特色”产业体系,以高端化与高科技化为导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宜居武侯·商务高地”建设。201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553.9亿元,财政总收入118.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41.05亿元。

2017年,武侯认真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中优”部署,结合区域在文化、医疗、科技等方面的优势,着力构建“文化创意”“大健康”“金融电子商务等现代商务商贸业”三大主导产业体系。

“水韵天府”都市休闲旅游街区、1906军民融合文化创意工厂、四川国际文化人才港、天府芙蓉园等投入运营,NESO全国电子竞技公开赛及文化、影视产业发展论坛等活动成功举行。组建规模10亿元的体育文娱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建成文创专业楼宇20余万平方米。全年实现文创产业增加值34亿元。

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三甲医院为依托,重点发展高端医疗、智慧医疗、医学教研及成果转化的“环华西国际智慧医谷”加紧建设,争创中国西部区域性国际医疗中心核心区、中国西部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

区内有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传统金融机构265家和小额贷款、消费金融、融资租赁等新型金融机构177家,其中成都农商银行连续7年纳税过10亿元。成都大悦城、来福士、西部智谷产业园等新兴业态茁壮成长;“一带一路”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启动建设,京东、铜道集团等16家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区域总部落户武侯,武侯区被评为“中国西部电子商务核心产业区”。

区内有中科院成都分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等科技研发实力雄厚的高新技术企业216家;成都磨子桥创新创业街区引领带动全域创新创业发展,全区创建各类孵化器34家,引进“双创”基金2.3亿元。

290d0632441146448cc0ad9b78d4ff53.jpg

磨子桥创新创业联盟成立

民营经济发展始终保持领先,从2003年起,民营经济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省第一。2017年底,辖区有世界500强企业98家、上市公司10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5家。全年地区生产总值972.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2亿元。

来源: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23-05-09 09:05:31 浏览次数:
终审:何谐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