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区
龙灯舞 为民间传统舞蹈,又称“龙舞”“龙灯”“耍龙”等。据说始于汉代,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日舞龙灯。龙形品种多样,有“彩龙”“火龙”等。彩龙龙头五彩缤纷,龙身以各色软段制成,约9至10余节,造型精美。舞时常配以鱼虾蚌壳等彩灯同行。舞龙者不分男女,皆着对襟彩服,系红腰带,手持一节把竿,伴着打击乐随逗宝人曲身翻舞,绵延不停。火龙多用彩龙头,龙身着彩绘龙鳞的粗麻布,每节内有竹笼,内置燃烛或捻子,舞时点亮。火龙较彩龙长、大,一般10余节,把竿也较长,龙把竿长约2米,舞火龙者头戴草帽、穿小裤衩、赤脚光背、持龙游舞,四周燃灯者手持鞭炮、拌以铁花、炭圆,向火龙喷射。只见火花飞溅,火龙翻滚,火光冲天,五彩缤纷。待至龙体被焰火燃烧正旺时,舞龙者举起龙架跑至江水,意为送龙归海。因多在元宵夜举行烧龙仪式,故名“火龙”,元宵烧龙,象征新年庆祝活动圆满,借以祈求“清吉平安”。
打围鼓 打围鼓又称“玩友”,是人们在工余饭后或红白喜事,邀请四五“玩友” 围坐一起清唱的活动。不用舞台、化妆和服装,一般在玩坝或茶馆举行。玩友各自坐在座位上,手执板鼓、堂鼓、川鼓、马锣、川胡、钹之类乐器,自吹自打自唱。打板鼓者是鼓师,其他乐器以鼓师手势、鼓签、鼓点指挥行事。打围鼓花钱不多,费事不大,因而深入民间,广泛流传,满足了川剧爱好者爱唱、爱听的要求。
石洞镇竹编 石洞竹编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是当地竹编艺人以本地茨竹为原料,经过数十道工序,制成薄如蝉翼、细如发丝、晶莹透明、不腐不蛀、永不褪色的竹丝,再用多种不同的编织绝技,与各种书画作品相结合,编织而成的手工艺术品。竹编形式多样,有平面字画、各种生活用具和瓷胎竹编等,既是生活用品和美化家庭的装饰品,又是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分水镇石工号子 分水镇石工号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该项目原汁原味,别具一格。在打石、撬石、抬石的劳动过程中,在用石头铺路、修桥、筑堤、筑坝、建造房屋时,人们都在哼唱或吆喝。这种号子的种类繁多,可达一百七十余种。石工号子腔调丰富、风格独到、韵味独特,最早传唱的人可唱九十二腔、八十二调。石工号子从轻唱至四言八句,到编成歌谣传唱,形成了一派独特的石工号子韵味。现在流行传唱的有:大锤号子,拗料号子(又分大石料、小石料),抬石号子,转转腔,大五声,大帮腔,四平腔七种,其中最为普遍的是大锤号子、拗料号子、四平腔三种。
西眉镇油酥 西眉镇油酥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早在清朝年间,湖广麻城县孝感乡移民到潼川府(现遂宁市),在西眉镇落户圈地自耕自食,带来了此小食,俗名狼颈子砣砣。以麦粉为主料,植物油倒入平锅底内,炸制而成,熟后吃起来很有韵味,后被传入饮食业,命名为“油酥”。此民间工艺只有西眉独有,上到成都,下至重庆城,乃至周边地区都无人会做,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油酥形如蘑菇云,吃起来外皮酥脆芳香,撕开类似藕孔眼,由底端直通顶端,非常独特。全国解放前后,当地人民群众最喜爱吃此食,它不仅可摆盘下酒作为佐餐,切成片炒回锅肉更是独具风味。在2007年首届安居区饮食文化节上,由西眉镇西黄村人蒋明喜制作的油酥荣获特等奖。
玉丰镇观音绣 玉丰镇观音绣作为蜀绣的一种,源于遂宁安居区玉丰镇、横山镇。当地群众以蜀绣针法为主,同时吸纳其他名绣精髓,绣制观音、莲花等各种图案在荷包、蒲团、佛枕、方巾上寄托爱情、平安、福寿等美好寓意。现已开发出包括观音系列、宝梵壁画系列、安居才女黄峨系列、神奇遂宁八大奇观系列等作品。观音绣针法有晕针、木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其特点是绒片平滑、绣品细腻、浑厚圆润、灵动美观。观音绣“织文锦绣,穷工技巧”,是民间艺术和观音崇拜的完美结合。
白马镇毗卢寺庙会 毗卢寺位于四川遂宁安居区白马镇西面5千米,为广德寺分寺。毗卢寺于2007年6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安居区唯一的一处省保单位。毗卢寺自建寺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七都会举行盛大庙会,对周边地区影响面广,信众较多。每年来自安岳、乐至、简阳、大英、中江等地的香客云集,年接待人数达10万余人,可募集捐款资金5万余元。
东禅镇唢呐 东禅镇唢呐兴起于清乾隆初年,主要以家族传承为主,辅以师徒传承。师徒传承既不拜师也不收费,主要是由交往比较密切的人之间建立起来的传承关系。近年来,东禅镇唢呐与时俱进,与电子琴等现代乐器相结合,在演奏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广泛应用于婚嫁迎娶、店铺开张、节日庆祝等场合,深受群众喜爱,也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一个亮点。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