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区
东汉末年(220),分广汉郡的广汉县置德阳县,县治所设在今遂宁市城区(另说县治所设在市中区南强镇龙凤场,下同)。遂宁市市中区境置县由此开始。
蜀汉后主建兴二年(224),分广汉郡四县置东广汉郡。遂宁市市中区境为东广汉郡德阳县,县治所如前。
西晋武帝太康六年(285),改东广汉郡复置广汉郡,遂宁市市中区境为广汉郡的德阳县,县治所如前。
西晋惠帝永宁元年(301),李特(农民起义领袖)、李雄(李特之子,后称帝,国号成)据蜀,分广汉郡置德阳郡,遂宁市市中区境为德阳郡德阳县,县治所如前。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桓温平蜀后,罢德阳郡,并于德阳县东南置遂宁郡,取平乱安宁之意。在市中区境内为遂宁郡德阳县,县治所如前。刘宋泰始五年,分遂宁郡置东遂宁郡,在市中区境内为东遂宁郡的德阳县,县治所如前。
南齐(479~502),在市中区境内建置如刘宋旧制。
南北朝萧梁时期(502~557),德阳县更名小溪县,隶属东遂宁郡,郡、县治所设市城区。
南北朝西魏时期(535~556),小溪县更名方义县,隶属东遂宁郡,郡、县治所如前。
南北朝周闵帝元年(557),改东遂宁郡为石山郡,并与郡地置遂州以统之。方义县置不变。州、郡、县治所仍设市城区。
北周武帝建德思念(575),增置安居郡和柔刚县(皆隶属于普州),县境为方义县、柔刚县辖地,郡、县治所设安居区(指今安居区,下同)安居镇。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撤郡留州,以州辖县,县境为遂宁郡方义县和资阳郡的安居县,治所如前。大业十二年(616),又增置隆龛县(隶属资阳郡),县治所设潼南县崇龛山;隆龛县有部分境域在市区境内。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撤遂宁郡复置遂州,以州辖县。县境为遂州的方义县和普州的安居县及隆龛县一部分。唐中宗景龙元年(707),分遂州的青石县增置遂宁县,治所设潼南县下县坝(大佛坝)。在市中区境内为遂州的方义县、普州的安居县及隆龛县的一部分。
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撤遂州置遂宁郡,以郡辖县,在市中区境内为遂宁郡方义县、遂宁县及安岳郡(普州郡改)安居县与崇龛县(隆龛县改)一部分,县治所如前。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复撤遂宁郡置遂州,同年罢安岳郡置普州,以州辖县,县境建置及治所如前。
北宋太祖乾德怨念(967),罢崇龛县并入安居县,在市中区境内为遂州的方义县、遂宁县和安居县大部分。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为避宋太宗名讳,改方义县名小溪县,县境建置、治所不变。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将遂州升为遂宁府,在市中区境内为遂宁府小溪县、遂宁县和安居县大部分。
南宋理宗宝祐六年(1258),撤销安居县,其县境归遂宁都督府(宣和五年改)的小溪县和遂宁县,府、县治所如前。
元朝初年,县境建置,治所如南宋末期。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并青石、遂宁二县入小溪县,后又改遂宁府为遂宁州。在市中区境内为遂州的小溪县,州、县治所仍设市城区。
元末明初夏明玉珍时期(1362~1371),并小溪县入遂州,州治所设市城区。
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降遂州为遂宁县,。隶属潼川州(今三台县)。县治所仍为市城区。
清朝顺治初年(1644—1646),县境为农民起义首领张献忠大西政权辖地,县境建置、治所如明代。顺治十年(1653),遂宁县因兵灾,城池严重毁坏,人口锐减,将遂宁县并入蓬溪县。顺治十六年(1659),清王朝统一全川,次年复置遂宁县,治所仍设市城区。
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潼川州为府,在市中区境内为潼川府遂宁县。县治所如前。
民国1年(1912),分遂宁县下三里十三场归东安县(今潼南县)。在市中区境内域(即遂宁县境域)基本固定。民国24年(1935),遂宁置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遂宁县隶属该督察区。专员公署、县驻地设市城区。
1950年1月13日,建立遂宁分区专员公署,辖遂宁、蓬溪、乐至、安岳、潼南、射洪、三台、中江、和盐亭九县。隶属川北行署。遂宁县、遂宁分区驻地设今市城区。
1952年9月1日,川北行署撤销后,遂宁分区改为遂宁专区(辖县如前),隶属四川省。
1958年10月,遂宁专区并入绵阳专区,遂宁县改隶属绵阳专区,驻地如前。
1968年9月,绵阳专区改名为绵阳地区,遂宁县隶属于绵阳地区,驻地如前。
1985年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将绵阳地区分为绵阳、广元、遂宁三个省辖市。同年5月,撤销遂宁县,建立遂宁市,市辖区为市中区(原遂宁县)、射洪和蓬溪县。市、市中区驻地为市城区。
200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遂宁市市中区,成立船山区和安居区。船山区治所置市城区。同年12月26日,船山区举行成立大会宣告遂宁市船山区成立。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