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非遗>详细内容

【非遗】冠绝川西的老布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1-30 18:26:27 浏览次数:906 【字体:

“冠绝川西”的老布鞋

老一辈唐昌人常说:“一朝唐昌,千年崇宁”。崇宁在唐仪凤二年(677年)建县,初名唐昌县,到了北宋,又依新年号更名为崇宁县,县治在今唐昌镇。1958年,崇宁县撤销,成为今成都市郫都区辖下一镇。其手工业十分发达,唐昌布鞋就是当地“特产”之一。

原崇宁县老照片(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唐昌布鞋是我国千层底布鞋的一个分支流派,其传统制作技艺在2018年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第一轮《郫县志》载:“解放前,郫崇二县的布鞋生产纯系手工操作。当时的布鞋分单鞋、棉鞋、凉鞋、拖鞋、绣花鞋等品种。”

据考证,最早的手工布鞋是在山西侯马出土的西周武士跪像所穿的布鞋,说明布鞋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年历史。历朝历代,布鞋流行的造型、色彩、装饰等均有自己特色,如唐代布鞋就具有极强的文化色彩,依《鞋履辞典》介绍,当时的布鞋因受“天圆地方”学说影响,被视为地的鞋,其鞋头就呈方形。

往前倒推历史,700多年前当是宋元时期。宋时贵族官员多穿布靴,百姓爱穿双梁鞋,老年人喜欢大头鞋等,这都是布鞋。元代以后,因黄道婆对棉纺业的改革,布鞋在材质上掀起了革新,继革、葛、麻、丝等天然原料之后,棉布发展起来成为广泛的鞋履材料。

进入明朝,朝廷禁止庶民穿靴(明洪武二十五年朝廷申明穿靴禁令,执行严格的穿靴等级制度),这一规定带来布便鞋的盛行,于是早期川西布鞋的雏形——千层底布鞋在中原地区大量流行,之后逐渐普及到川西平原等地并向周边地区辐射。时唐昌繁庶,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朱悦燇封地就是这一处。

明末清初连年战乱后,蜀地居民“十不留一”,后世朝廷为治理此间,使湖广行省等地人民迁来蜀中。移民中的能工巧匠入蜀后,为图生计,继续从事相关制造行业,川西布鞋也因此得到飞跃发展。据《成都通览》载,至清末宣统年间,成都地区销售和生产布鞋的店铺多达数百家,形成了具有川西文化特色的“靴鞋帮”,而唐昌镇生产的布鞋,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上,都“冠绝川西”。

民国时期,因物资运输行业的发展,川西布鞋迎来了技术层面的实质改进。为适应购买者需要,工匠们对三合底布鞋的制作工艺进行革新,放弃使用包边鞋底手工外绱这一方法,继而使用多层布壳纳制后手工内绱,并使用特殊的切刀手工,将鞋底四周切割光滑,这样的布鞋虽然制作成本略有上涨,但做出来的鞋子也更实用,鞋帮和鞋底不易开裂,更加耐穿,而且因为绱线手法的改变,造型也美观。当时川内物资进出一部分靠水路,一部分则主要依靠陆路,去往川西高原区、川西北丘陵区、川西南山区等方向,基本只能靠人扛马驮,因此革新工艺后制作出来的布鞋,深受这一大群体喜爱。

再往后,抗日战争爆发后全国各界向内地大迁移,外地的布鞋企业迁至成都后为川西布鞋技艺及文化的发展也注入了活力。另有制作布鞋所需的“崇宁线”“崇宁刀剪”等工具、材料,也因生产力的提高得到发展,客观上也促进了川西布鞋品质、美观度等方面的提升。这一时期,之前延续了几十年的切边布鞋,由于外观简陋,逐渐被工匠们以“六刷六剪”制作磨毛边成功改良。

唐昌布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地开办了很多布鞋厂,集中大量生产机制布鞋,机制布鞋样式多又便宜,量产也大,传统手工技艺制作布鞋的市场逐渐陷入困境,许多老艺人相继放弃了手工制鞋,年轻人也不愿意加入。到如今,仅有唯一一家作坊还在规模化生产、销售唐昌传统手工布鞋。这家作坊位于唐昌镇(2017年增挂街道办事处牌子)战旗村,传承人赖淑芳原在郫县制鞋厂工作,1993年和几名制鞋技术骨干为邓小平制作了几双布鞋,小平试穿后不断称赞“巴适”,所以战旗村的人也把唐昌布鞋叫“小平布鞋”。①

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战旗村时也购买一双唐昌布鞋,新闻媒体的宣传使川西手工布鞋淡去的文化,再度浮于社会大众跟前。老歌《中国娃》(1997年春晚曲目)唱:“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大人、孩子脚上穿着的仍是母亲一针一线纳成的布鞋。如今,昔年川西最富裕的上五县“温、郫、崇、新、灌”之“崇”虽已并入历史的尘轨,这种寻常但传承了几千年的千层底、棉布面手工布鞋制作技艺,却得以保留发展,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特色。

中国娃解小东 - 你爱不爱我

 : ①1993年,为庆祝邓小平90岁生日,时任四川省档案局局长的张仲仁受托为邓小平同志找寻“家乡鞋”——川西地区独有的磨毛边纯毛直贡呢槽眼鞋,而在当时只有唐昌镇的“郫县制鞋厂”还在生产制作这种鞋。2004年,“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永久收藏、展示“唐昌布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成华区地志办公室

微刊题字:蓝天果(中国文联文代会代表,商务部中欧协会青少年艺委会副会长,四川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毛笔工作委员会主任,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四川蓝天书画院院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