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美酒>详细内容

中国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宜宾

作者:兰国宾 何凤安 发布时间:2016-03-01 10:53:00 浏览次数:1395 【字体:

生态环境天赐

“中国白酒之都”——宜宾 , 位 于 大 西 南 名 酒 带 中心,四川省南部,川、滇、黔结合部,地处北纬27°50'至29°16'、东经 103°36'至 105°20'区域,全市幅员面积 13283平方公里,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贯穿而过,流域面积 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九条之多,又称“三江九河”之地。本流域位于青藏高原东面和云贵高原北侧,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形岭谷相间,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重要组成部分,山环水绕、水贯山行、树木葱茏、森林覆盖率达43.5%,人称“山水宜宾”。

宜宾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浅丘、河谷地带兼有四川盆地气候类型。年均日照950-1180 小时,年均气温在15℃-18.3℃之间,年平均降水高达 1200毫米,年平均湿度 81.85%,常年温差和昼夜温差小,湿度大,有利于微生物繁殖生长,历来被列为全球同纬度地带最佳酿酒地区。

宜宾土壤种类丰富,以黏土为主,弱酸性黄黏土富含磷、铁、镍、钴等多种矿物质,且黏性强,适宜酿酒窖池保水发酵,尤其是利于改善酒分子结构的矿物质镍、钴为本地酿酒业培养窖泥中所独有。

宜宾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江心水、山泉水、竹根水为酿酒上选,业内外常以“酒之魂”来解释选水、用水之奥妙。宜宾拥有的水、土、气候“三位一体”,为白酒酿造提供了得天独厚、不可复制的自然生态环境。

独占川酒半壁

改革开放以来,宜宾经济社会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关心鼓励,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1999 年4 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宜宾并为宜宾题词“走改革之路,建美好宜宾”。2003 年 5 月,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宜宾,深情祝福“衷心祝愿宜宾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时代光辉”。2000 年 10 月 , 国 务 院 原 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李鹏视察宜宾时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家乡宜宾更加美好”。党和国家领导视察宜宾,均到了五粮液集团视察,给宜宾白酒产业发展以巨大鼓舞。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宜宾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白酒产业发展,宜宾白酒产业铸就了历史辉煌。从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宜宾地委行署决定做好烟、酒“两篇文章”,到本届市委市政府决定打造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长期坚持把白酒产业作为宜宾经济发展的“一号产业”,坚持改革开放与创新精神常抓不懈。30多年间,宜宾白酒曾连续多年保持成倍增长。2012 年前的“黄金十年”推动宜宾白酒得到 快 速 发 展 。 白 酒 产 量 由1978 年 36 个酒厂的 6261 千升(含泸州市17 个县、市) 到2014年近 300个酒类生产企业的 53.68 万千升 (不含泸州市10个区、县),占全省同行业的 16%,占全国白酒行业的4.5%。销售收入由几百万元到 785亿元;利润总额由占全市 工 业 的 5% 发 展 到 60% 左近 20 年来稳占全省同行业的半壁河山,占到全省50%左右,占全国白酒行业的 15%以上。宜宾名优白酒出口交货值长期保持占全国白酒出口总额的80%以上。

中国酒都宜宾,县县有好酒,处处飘窖香。与中国名酒、世界名酒五粮液独树一帜交相辉映,三江六岸的白酒产业带异彩纷呈。高洲、叙府、红楼梦、华夏春、吉鑫、君子、竹海、新宇、长兴、金南福“十朵白酒金花企业”,不断加大投入,注入文化灵魂,各具发展特色。

2009 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联合授予宜宾市“中国白酒之都”荣 誉 称 号 。 2010 年 “ 宜 宾酒”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宜宾举办的“中国白酒文化节”已成为四川十大民俗文化节之一。

中国酒业大王

独有的生态环境、独有的600 多年明代窖池、独有的五粮陈氏秘方、独有的酿造工艺和实施“质量效益型”“质量规模多元化”“科技创新”“精耕市场”等系列战略,铸造了五粮液“百年不倒金牌”。今天的五粮液集团占地 10 平方公里,“十里酒城”名副其实 , 生 产 能 力 达 到 45 万 千升,1995 年荣获“中国白酒大王”称号。旗下 20 余家子公司,4.6 万余名职工,总资产达743亿元,是改革开放前的 300余倍。2014年,五粮液集团主营业务收入 631 亿元,利润总额 91.24 亿元,利税总额 140.86亿元。五粮液品牌价值由 1995年的 31.58亿元上升到 2014年的735.8亿元,位列“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前三。

宜宾酒业转型

在全国白酒行业深度调整和转型发展进程中,宜宾白酒产业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 , 认 真 贯 彻 中 、 省 、 市“稳、增、调、促”各项措施,扎实落实省委、省政府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部署以及市委市政府打造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战略,深入落实关于“应对深度调整十六条措施”和推进名优白酒产业基地转型发展重大决策,围绕抢占市场份额战略目标,遵行“走出去”“引进来”和“地理标志”战略方向,在市场和政府双重引导下,创新实施由产能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由主攻集团消费向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转变,由以原酒销售为主向以瓶装酒销售为主转变,由传统营销向传统与现代营销相结合转变的“四大转变”战略转型发展。

在调整转型新常态下,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相继出台文件,为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促进宜宾白酒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宜宾开创了“原酒质押贷款”“窖池抵押贷款”等融资新模式,帮助企业解决调整期的融资困难。创新设立了“宜宾市白酒企业互助资金”。市政府安排上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白酒企业融资担保,多数重点白酒企业生产经营资金得到保障。

宜宾白酒企业广泛开展合作,实施战略整合。五粮液、吉鑫酒业、长兴酒业、红楼梦酒业、君子酒业等企业通过并购区域酒企、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企业与企业联合等形式,在深度调整期得到了强大的资金支持,有效挖掘了市场,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宜宾坚守质量基础战略,制定了《宜宾市名优白酒产业联盟标准》和《多粮浓香型白酒(宜宾酒)传统固态法酿造工艺要求》,通过标准来提升企业生产工艺和宜宾酒的品质。充分发挥宜宾市酒类协会以及相关社会组织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为转型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宜宾白酒行业充分发挥质量优势的同时,强势补短,全面加强市场营销。加大对“五粮液”“宜宾酒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白酒之都”区域品牌等大品牌的推广宣传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申报“宜宾酒证明商标”,坚持举办中国白酒文化节,塑造城市名片,建设产区品牌,着力提升“宜宾酒”市场形象。引导白酒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辟网络渠道,拓展产品市场。加大财政对白酒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酒类食品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逐年增加且纳入市财政预算,重点用于支持白酒企业市场拓展、品牌建设和项目贴息等。

2014 年,全市规模以上白酒企业产量 53.68 万千升,产值 464.1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 784.89 亿 元 ,利 润 总 额107.23亿元,利税总额 168.22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和利税总额分别占全市工业的41.02%、58.03%和57.81%;占全省同行业的42.71%、59.72%和50% ;占 全 国 同 行 业 的14.92%、15.34%和13.73%。

《宜宾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规划 (2013-2020 年)》蓝图已经绘就,到 2020 年,全市名优白酒产业发展基地将实 现 主 营 业 务 收 入 1800 亿元,突破利税总额320 亿元,利润总额200亿元。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