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印象>四川民俗>详细内容

【民间故事】芦山飞来石传说‖李靖

作者:李 靖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2-24 09:51:21 浏览次数:566 【字体:

芦山飞来石传说

李 靖

芦山,地处北纬30°神秘地带,是酝酿神奇的沃土;芦山,一本沉甸甸的书,记录下多少远古的传说;芦山,一座有着2300多年历史的小城,历史的尘埃在岁月中蹉跎;芦山,从远古余音中走来,历经青衣羌国,蜀汉烟云,唐风宋雅,明清更迭,在风烟俱净中走进了今天;芦山,就在延续与传承中经风沐雨,汲泉承露;虽多灾多难,却能忍辱负重,砥砺前行;几经灭顶之灾,哪怕粉身碎骨,浴火涅槃后又满血归来;厚重的历史孕育了芦山文化,开明王城、东汉石刻馆、王晖石棺,以及金丝楠乌木根雕文化的璀璨。走过历史烟云,遒劲苍黄中盘亘下青衣唱晚的缠绵。

芦山汉姜古城航拍图(芦山县委宣传部 供图,图源:四川日报)

在芦山境内方圆百公里范围内,广泛分布有形形色色、大小不一的“飞来石”,芦山人俗称“癞疤石”。《芦山县志》(民国版)记载:“龙坪山,在县东五十里。旧志载:元至正五年,二龙争斗,喷石百里,压毙居民无数。实则火山爆裂,传疑之误也。山下有一大平原曰大盆坝。附近尚有一温泉,为红水溪之源,皆属火山遗迹。”

“飞来石”最集中之地非现龙门镇隆兴村莫属,这里有两块巨大如山的“飞来石”,在当地至今还流传着这两块“飞来石”的传说。

相传,芦山龙坪山又称龙盘山,山中有宝,觅得此宝便可得道成仙。山下流淌着青衣水,青衣水上古之源奔流不息通江达海。俗话说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青衣水中盘踞有青、白两尊神龙在此间修行。可一山不容二虎,一水怎容双龙了?于是,二龙为龙坪山之宝大打出手,一时间打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打斗引发火山喷发,火山熔岩四下喷溅,方圆百里皆受天火焚烧之灾。

一日,天生异象,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声霹雳划破天际,一块硕大无比的巨石随岩浆喷发而出,带着熊熊烈火呼啸着砸向距龙坪山数十里的隆兴村,眼看小村子在劫难逃,顷刻间就要毁于一旦。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龙坪山上金光一闪,一尊金甲大士现了真身。金甲大士身长百丈,浑身金甲,手持神兵降魔杵,一杵就将巨石劈作两半。

说巧不巧,被劈作两半的巨石刚好一半压住了青龙,一半压住了白龙,不仅阻止了这场打斗,还拯救了隆兴村。原来,龙坪山中宝物就是被封印的金甲大士,金甲大士是上古战神,因违反天条被天帝封印在龙坪山万年之期,现在已经九千九百九十九年了,还有一年便可解除封印。但,金甲大士最见不得人间疾苦,他见人间有难便冲出封印解救人间,正因为如此,也让他的元神灰飞烟灭。

从此,被劈开的巨石压着青白二龙横亘在隆兴村,这地方就被当地人叫作小坎卡。人们为了纪念金甲大士,在离“飞来石”不远处修建了一座寺庙——波惹寺,用来供奉救民于水火的金甲大士。时至今日,波惹寺依然香火不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 靖(芦山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供稿雅安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芦山县地方志编纂中心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