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第27集 蜀相诸葛亮(2)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4-11-26 09:07:52 浏览次数:476 【字体: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

第27集

蜀相诸葛亮(2)

­

总图  (1) 总图  (1)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27集-蜀相诸葛亮2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27集-蜀相诸葛亮2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今天继续与您讲述蜀相诸葛亮的故事。

公元221年,刘备亲率数万大军东征孙权,双方在夷陵展开激战,相持不下。次年战局急转直下,刘备被陆逊大败,不得不撤退至白帝城的永安宫。夷陵之战的惨败使蜀军元气大伤,刘备复兴汉室的宏愿似乎一夜之间变得遥不可及。在此沉重打击下,刘备忧愤交加,病入膏肓。临终之际,他将年幼的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这一幕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托孤”。

公元223年4月,刘备病逝,刘禅即位后,立刻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并任命他为益州牧,全权负责朝政。自此,举国重任全部落于诸葛亮一人肩上。面对先帝留下的动荡局势,诸葛亮迅速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以稳定蜀汉的经济与民生。他整顿吏治,修订法律,强化法制,同时命令各地加强防守,鼓励农耕,恢复生产。此外,他还派遣能言善辩的邓芝两次出使东吴,凭借刘孙联盟共抗曹魏的利害关系,成功说服孙权,重建了联盟,为蜀汉赢得了宝贵的外部支持。在国内局势趋于稳定,外交关系也重新稳固之后,诸葛亮终于得以将注意力转向蜀汉内部长期存在的隐患——南中地区的叛乱。

南中,这一涵盖云南、贵州及四川西南部的广袤区域,居住着众多少数民族,自古便是蜀地政权治理的难点。东汉末年,因腐败政权的过度剥削,南中地区民不聊生,反抗情绪高涨,加之地方豪强的煽动,叛乱频发。刘备在世时虽有所平息,但随着他的离世,叛乱再次风起云涌。公元225年春天,诸葛亮亲率大军南征,誓要根除南中叛乱。为了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他采纳了马谡提出的“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策略。在南征过程中,诸葛亮曾七次擒获叛军首领孟获,又七次放他离开,最后孟获输得心服口服,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这次南征,不仅彻底平定了南中之乱,更为蜀汉带来了丰富的资源,为后续的北伐战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与民心基础。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驾崩,其子曹叡继位,魏国因此陷入了主幼国疑的困境。诸葛亮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发起北伐。在此之前,他向后主刘禅呈上了那篇被后世广为传颂的《出师表》。他在《出师表》中阐明了北伐的原因:“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同时,也劝说刘禅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出师表》文辞恳切,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诸葛亮对先帝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以及他以身许国、誓要北定中原的坚定决心。

公元228年,诸葛亮亲自率领蜀汉大军,旌旗招展,正式发起了第一次北伐。他亲自指挥大军直逼曹魏重地祁山,同时巧妙布局,派遣老将赵云、邓芝领兵从斜谷出发,佯攻郿城,旨在牵制曹魏兵力,为进攻曹魏的中心城市长安铺路。由于曹魏方面准备不足,蜀军迅速攻克祁山,并引发了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的叛乱,这些郡县纷纷响应蜀军,就连魏将姜维也归降了诸葛亮。这一系列变故在曹魏朝野引起了巨大震动。面对蜀军的凌厉攻势,魏明帝曹叡迅速反应,命令大将军曹真率领十五万大军由长安出发驰援湄城;同时,派遣智勇双全的名将张郃领五万精兵,昼夜兼程追击诸葛亮部队。曹叡本人更是亲临长安,坐镇指挥,以应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

诸葛亮在历史上一向以知人善用著称,但这一次他却用错了马谡。他派马谡担任先锋,负责抢占战略要地街亭,但马谡心高气傲,不仅违背了诸葛亮的战略部署,还拒不接受部将们的合理建议,坚持“舍水上山”,结果被魏国将领围困,断绝了水源,大败而归。街亭的失守,使魏军得以迅速切入陇右地区,蜀军分散在陇右的侧翼完全暴露,陷入了极为不利的境地。此外,驻守上邽的魏将郭淮也趁势出击,击败了蜀将高翔驻守的列柳城,与张郃形成夹击之势。面对战局的急转直下,诸葛亮不得不忍痛放弃已经取得的战果,收缩兵力,撤出陇右地区。就这样,首次北伐以失败告终。

从公元228年开始,诸葛亮为匡扶汉室,统一中原,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了五次北伐战争。尽管蜀军在这些战役中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终因种种原因未能取得决定性胜利;而曹魏也曾在诸葛亮第三次北伐结束后,向蜀汉发动过反击战,但终因受蜀汉地形和气候影响而退军。

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倾全国之力,亲率十万大军,从斜谷口北上,直逼曹魏。魏军统帅司马懿早已严阵以待,于渭水之滨的五丈原上与汉军形成对峙。如同前几次交锋,司马懿再次采取了坚壁清野、固守不出的策略,任凭诸葛亮如何派人挑衅与辱骂,司马懿都坚决不战。汉魏两军在渭水之滨相持数月,诸葛亮终因操劳过度而病倒且病情日渐恶化。诸葛亮重病的消息传到成都后,刘禅立即派李福前去探望,并询问了此后的国家大计。李福问诸葛亮:“百年之后谁可接任?”诸葛亮答:“蒋琬可任”。李福又问,“蒋琬之后呢?”诸葛亮答:“费祎可任”。李福第三次提问后,诸葛亮便再也没有说话。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公元234年8月,这位三国时代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带着北伐中原复兴汉室的未竟之志,在五丈原溘然长逝,享年五十四岁。蜀汉军队遵照诸葛亮的遗嘱,秘不发丧,缓缓退军。司马懿率军追击时,见蜀汉军帅旗依旧飘扬,疑有伏兵,遂仓皇撤退,留下了“死诸葛吓走生仲达”的传奇故事。大军返回成都后,刘禅追封诸葛亮为忠武侯。尽管诸葛亮最终未能完成统一中原、匡复汉室的宏愿,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却永载史册。在他逝世后,无数文人墨客以诗文传颂其不朽功勋,万千百姓心怀感念,铭记他的深厚恩德。而遍布各地的文物古迹,更是成为了对这位智者、忠臣永恒记忆与崇高敬仰的见证!

本文参考书目:

《巴蜀史志》

《四川历史名人读本》

《三国志》

《诸葛亮传》

《诸葛亮全集》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27集-蜀相诸葛亮2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27集-蜀相诸葛亮2



由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广播电视台联合制作

您还可扫描上方二维码

在喜马拉雅FM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文案编辑:兰馨    录音制作:葵葵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曾娟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