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见闻故事>详细内容

【文化传播】西部故人来八周年文学艺术庆典纪实

作者:《西部故人来》编辑部 来源:西部故人来 发布时间:2025-03-21 15:01:31 浏览次数:106 【字体:

西部故人来

八周年文学艺术庆典纪实

2025年3月16日,在春意盎然的季节里,“西部故人来”文学平台以一场名为《文心雕手墨香八载》的文学艺术活动,开启八周年庆典。这场盛会在成都天府广场领地中心17F会议厅隆重举行,众多文学爱好者、作家以及文化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平台八年的成长历程,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图片

“西部故人来”总编兼美编梓颜主持庆典活动。她说:“在自媒体时代,个人的力量虽小,却可以被看见。每个人的声音虽然微弱,但当很多人聚集在一起时,就能汇聚成强大的力量,传播个人价值观、倡导独立思考,甚至承担一些社会责任。过去八年,我们通过许多感人至深的西部故事,领略了西部人民独特的精神风貌。集合众多创作者,将他们独一无二的人生体验用文字讲述,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引发社会关注。这是“西部故人来”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希望以文字为桥梁,连接每一个热爱文学的灵魂,让更多人看到西部的多元与魅力,也让每一个创作者的声音被世界听见。”

图片

主编米青青在总结中说:“回首往昔,从创刊之初的艰难摸索,到如今的硕果累累,共发表原创文章2000多篇,累计了400多个作者定向投稿,关注平台的人群由高知人群、退役军警、退休干部、西部地区工作者、文学新人组成,形成了我们自己的特色。在这里,我们读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西部故事,少数民族作者崔乾志、班玛初、白玛多吉、罗巴尼米、拉姆措措、供曲让旦、用旦、周利庚、杨成勇、罗桑、马寿宇、马福海、马国秀、阿燕、李刚等一大批藏族、羌族、回族作者篇篇文章,让我们领略了壮丽的西部风光,更感受到了西部各民族淳朴善良、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图片

我认为平台最大的贡献有四点:

第一点,推荐帮助培养部分外刊会员。我们先后给四川省作协、四川省散文学会、四川省杂文学会、金牛区作家协会输送不少的新会员,他们的文章不断地投稿给《四川散文》、四川省杂文协会创办的《当代杂文》报和金牛作协的《上风》杂志。

第二点,牵头组织线下活动比较频繁。我们先后在线下组织大大小小的座谈会80多次,大家都非常开心愉快和有收获。

第三点,“西部故人来”在发展壮大的同时,还指导和扶持了两个公众号的快步发展,他们是唐小瑭主编的“不惟读书”和泸州文友伏志明主编的“阆苑明月清风”。这两个公众号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西部故人来”的稿件压力。这三个平台推出文友的原创稿件达5000多篇。

第四点,八年来,平台得到作家、专家的关心支持;我们还为彭卫锋、郑光福、袁瑞珍、陈光裕,王修会、唐恩明、甘国栋、龚革飞八个作家、作者专门组织了新书分享会;他们为我们的文友赠送个人专著。其实我的目的就是想通过组织新书分享会,给文友争取到精神粮食”。

四川省文联原党组书记、四川省杂文学会会长、“西部故人来”顾问黄启国说:“西部故人来既是文学大家庭,又是文学小家庭。

大文学之家体现在五个方面:

八年奋战,文学品牌凸显。

作者众多,精英人才荟萃。

佳作纷呈,洋洋洒洒两千。

理论指引,评论推动创作。

线下交流,文友活动频繁。

图片

文学小家庭是一家三口都团结一心搞文学,他们不为钱和利,就为理想与志趣。说大点,为了国家民族的文化建设在努力。希望坚持下去,更上一层楼”。

主持人代读了四川省散文学会原副会长、“西部故人来”顾问何映森3月15日从海南发来的贺词(以下为节选部分):“八年来,平台不仅是文字的载体,更是心灵的纽带。你们以开放的胸怀汇聚八方文友,以专业的眼光发掘新人佳作,以创新的形式打造特色栏目。无论是线上笔会的热烈探讨,还是线下采风的鲜活体验,都凝聚着团队的心血与热忱。每一篇作品、每一场活动,都在诉说着文学的力量——它让孤独者共鸣,让迷茫者清醒,让平凡的生活因文字的浸润而熠熠生辉。衷心祝愿‘西部故人来’文学平台基业长青、蒸蒸日上!愿全体同仁笔耕不辍,继续书写属于西部的美丽传奇!”

图片

庆典活动上,文友以手部特写或用手创作作品的瞬间照片,给平台献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在众多优秀作品中,有以下文友的作品以灵动、意境、创意、独特、唯美、希望、感动、艺术的亮点被评为最佳作品,这些创作照片呈现出平台文友文学创作思路和艺术氛围。对献礼佳作的12位文友进行了表彰:赵春风、刘一虹、许琳、雷新乾、梁曦,刘光、陈芳、陈绍萍、丁惠、刘萍、周林中、费克珍获得本次庆典活动的最佳作品奖。

图片

在评论员表彰环节,给离任的两位评论员颁发了最佳评论贡献奖,黄秀娟(网名:艾秋)贡献优秀评论1200条、周晓为(网名:薇薇)贡献优秀评论600多条。另外,给在任时间最长的评论员陈岸国,颁发了坚守初心奖。

图片

对与平台结缘以后出版了自己的书籍的甘国栋、龚革飞,主编米青青为其颁发了写作成就奖。

图片

随后文友代表唐其才、周晓为和陈芳分别发言。他们分享了自己与“西部故人来”结缘的经历,表达了对平台的感激之情。

唐其才:“我作为中途搭车的一个“西部故人来”的跟随者,在一边向平台的老师、文友学习散文写作的同时,一边试着动笔实践,所写5篇习作,经过平台老师精心编辑,全部予以发表,获得了500多条评论员、读者、专家热情精彩的鼓励留言!

图片

今天,我们不仅是在庆祝一个平台8周年的生日华诞,更是在见证文学原野上的一座灯塔。当商业浪潮冲击着原创生态,这个由个人发起、家庭组合、专家支持、众人参与的公众号文创平台,用八年的光阴证明:纯粹的热爱足以抵御浮躁,真诚的文字终将找到共鸣的土壤”。

周晓为(薇薇):“文学润泽心灵,文章缔结良缘,在夕阳照晚年的时光里,我们因对文字的热爱与“西部故人来”来相伴相守了八年。人的一生有几个八年呢?特别是晚年,当生命的长度变得越来越短的时候,这个八年便更加弥足珍贵。是米青青老师和强哥老师赶着我这只懒惰的鸭子上架,让我在八年里坚持写下了几十篇文章发表在各公众号和文学平台上。

图片

我希望我们的晚年都能与‘西部故人来’‘不惟读书’、与众多的文友相伴到生命的终点”。

陈芳(芳芳):“作为深耕财务领域几十载的‘数字匠人’,我与文学的缘分,始于2023年‘西部故人来’那篇《我的童年时光》的发表。两年来,我在平台发表了多篇文章,并积极与作者留言互动,真切感受到从‘数字迷宫’到‘文字星空’的精神蜕变。

图片

这片文学沃土是梦想的摇篮。主编米青青老师以专业素养和奉献精神,为每位创作者点亮心灯”。

“西部故人来”责任编辑强军给平台新文友陈学富、王芳霞、周丽、周丽琴、胡杨黄珍赠送收录了59名作者在平台发表的文学佳作散文集《星光闪烁》。

图片

龚革飞老师给30位文友赠送了她的个人新作散文集《云淡风轻》。

图片

甘国栋老师向平台顾问黄启国、文友石兰居士赠送了著作《山河卷帙》《岁月回响》。

图片

活动中,文友向平台赠送了书法作品,资深媒体文创人、书法名家《成都玩文化》专栏创始人刘光赠送撰联并书法的一副对联。

图片

“西部故人来”文友、国学讲师和书法老师石兰居士赠送书法“耕耘八载,硕果累累”。

图片

四川省散文学会原副会长、曾经获全国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发行最高荣誉奖的孙冰文女士赠送纪念奖杯。

图片

接下来是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曾荣获第三届中国十佳银龄诵读家、第三届中华夕阳红诵读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三等奖的朱丹老师朗诵了他的作品,展现了文学的魅力。

图片

吴雪丹团队的舞蹈《雨巷佳人》,把文友带入江南水乡的烟雨之中。

图片

藏族歌手班玛初的独唱《一个妈妈的女儿》,她以独具民族风格的精彩表演,赢得了文友的喜爱和赞美。

图片

退役军、警小合唱《打靶归来》等节目,将文学与艺术完美融合,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文艺表演环节将庆典推向了高潮,活动在温馨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图片

幸运抽奖的文友还获得了平台准备的小礼物。

图片

参加这次活动的嘉宾、文友代表共有70多人。

图片

(感谢领悦物业景园园、文友唐其才等提供部分照片)

来源:西部故人来

撰稿:《西部故人来》编辑部

摄影:刘长云

来源: 西部故人来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