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
成都是古蜀文明的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距今约4 500年至3 700年以前,成都平原已出现被后世称为“宝墩文化”的一系列古蜀先民聚落中心。这些聚落中心均已夯筑了城墙,建筑了祭祀和集会场所,标志着古蜀王国已经进入文明时代。根据“金沙遗址”出土的大量历史遗存,基本可以推定,至迟在殷商晚期至西周初期,今成都一带已经成为古蜀王国的中心都邑。成都商业街战国船棺葬群进一步证明,至迟在战国早期,今成都市区中心已经出现比较规范的城市,极可能是古蜀最后一个王朝“开明王朝”的国都。
公元前316年秦灭蜀,设置蜀郡,在古蜀旧都置成都县,为蜀郡治所。公元前311年,蜀郡守张若在蜀国都城基础上,仿照秦都咸阳规制,修筑大城和少城,这一重大事件被后世公认为是有文献记载的成都建城标志。此后,蜀郡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成都成为西南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自秦建成都城2 300多年以来,成都地址未迁,城名未改,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绝无仅有。
两汉时期,成都“列备五都”,成为仅次于长安的全国第二大商业都会,不仅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品经济活动中心,也是“南方丝绸之路”起点和重要口岸。
从两汉至三国蜀汉,成都蜀锦一直受到官方和民间高度赞赏和欢迎。这一时期,成都因出现专门织造蜀锦的官营作坊“锦官城”而获得“锦官城”和“锦城”的别称。
唐代,以成都为中心的“剑南西川道”是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之一。当时有“扬一益二”之说。中唐以后,成都成为唐王朝“南京”。
前后蜀和两宋时期,成都的繁荣再次达于鼎盛。后蜀主孟昶下令在成都城上遍植芙蓉,成都故此得到“蓉城”的别称。
宋代,四川地区被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简称“川峡四路”,四川由此得名,成都为益州路治所。
元代,建置“四川行省”,简称四川省,以成都为治所。这是成都为省治之始。
明代,在四川建置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成都为布政使司治所。
明末清初,成都地区先后发生张献忠大西军、明军及清军之间的多次战争,城市遭到毁灭性打击,整座城池成为一片废墟,四川省治所一度被迫从成都移往川北阆中。
康熙到乾隆年间,清政府推行“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政策,鼓励垦荒占田,川西平原和成都城市经济再度繁荣。经过康熙、乾隆年间的大规模重建和扩建,一座宏伟的成都新城重新屹立于原来的旧城址之上。清代,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改为四川省,成都为四川省治。
民国初年,成都仍为四川省治所在地。
1922年,成都、华阳两县合并为市,成立市政公所,县治保留。
1928年,成都市政府建立,成都市为省辖市,省会。
1949年12月,成都解放,始为川西行政公署驻地。
1952年,行署撤销,恢复四川省建制。成都市为四川省省会至今。
优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悠久的历史,成都是一座有2300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是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