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江区
2021年,面对负责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散发等多重挑战,温江区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先行区为统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区经济运行继续保持恢复态势,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综合】 根据成都市区(市)县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年温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88.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23.73亿元,增长 4.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255.73亿元,增长 6.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408.67亿元,增长 7.9%。三次产业结构为 3.4:37.2:59.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4%、31.4% 和 66.2%。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70275 元,增长 3.3%。
【民营经济】 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 398.93 亿元,比上年增长9.1%,占 GDP的比重为 58%,对 GDP 增长的贡献率为 68.3%。其中第一产业中民营经济增加值2.96 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中民营经济增加值 174.82 亿元,增长 12.9%;第三产业中民营经济增加值 221.14 亿元,增长6.3%。
【消费价格】全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 1.1%。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下跌 2.1%,衣着类价格下跌0.1%,居住类价格上涨 1.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下跌 1.5%,交通与通信类价格上涨5.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 1.8%,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 6.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上涨0.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1%。
【农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3%。其中农业产值 37.7 亿元,增长5.7%;林业产值0.03 亿元,增长 33.3%;牧业产值 0.24 亿元,下降30.5%;渔业产值0.1亿元,下降37.6%。粮食作物产量0.9 万吨;经济作物产量 5.9万吨。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累计2个(温江大蒜、温江酱油)。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 200.81亿元,比上年增长
8.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2.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0.1%。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达 93.2%。分产业看,四大优势产业总产值增长2.7%,占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9%。其中生物医药产业增长 10.1%、健康食品产业下降4.6%、电子信息产业增长 7%,精密印务产业增长5%,主要产品生产保持稳定。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36.95亿元;利税总额51.05 亿元。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年销售收入超过 5000 万元的企业 158 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 99 家。五大现代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食品饮料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先进材料产业和能源化工产业)营业收入260.9亿元,比上年增长2.1%。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增长5.9%,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 83.7%和2.4%,医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分别下降 2.5%、8.3%、29%、4.3%。全年建筑业增加值55.13 亿元,比上年下降0.7%;年末在库具有资质等级的施工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60家,房屋施工面积 159.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 45.4 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3.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9%,占全部总投资比重2.1%;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1.3%,占全部总投资比重23.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5.1%,占全部总投资比重74.3%。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2.1%,公共服务投资增长12.7%。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23.5%。商品房销售面积 214.53 万平方米,下降11.2%,其中住宅销售面积 133.6 万平方米,下降23.3%。商品房销售额 240.83亿元,增长2.6%,其中住宅销售额180.57 亿元,下降0.8%。【国内贸易和旅游】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73.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7%。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额111.74 亿元,增长 5.7%;餐饮收入 61.47 亿元,增长 43.9%。按经营地分,城镇实现零售额140.66亿元,增长13.4%;乡村实现零售额32.56 亿元,增长 33%。16 大类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文化办公用品类比上年增长123.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比上年增长103.2%,体育、娱乐用品类比去年增长1%。
共有A级景区5个,其中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2个;全年接待游客1882.93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35.2 亿元。
【对外开放】 全年引进产业化重大项目18个。产业化项目实际到位内资158.62亿元;外商投资实际到位18.6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43.6 亿元,比上年增长27.1%。其中出口额43.1亿元,增长 27.9%;进口额 5260 万元,下降 19.9%。
【交通和邮电】 年末辖区内公路里程达851.23公里。其中等级公路 824.27公里,高速公路26.96公里。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 23.1万辆。全区全年客运量2658.8万人次,货运量3398.95万吨。全年完成邮电主营业务收入10.12亿元,比上年增长7.5%。移动电话用户118.27 万户,增长4.1%;互联网注册上网用户 51.06 万户,增长 9.7%。
【财政和金融】 全年财政总收入208亿元,比上年增长24%。地方财政收入130.74亿元,增长8.8%。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0.32 亿元,增长8.9%;税收收入40.31亿元,增长8.9%。全区财政支出146.22 亿元,下降 3.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69.06 亿元,下降3.3%。年末区内共有银行及分支机构20家。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1042.3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76.35亿元,增长14.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30.3亿元,增长18.3%。
【科学技术和教育】 全年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104件,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878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量9.07 件。
温江区域范围内共有小学17所,在校学生5.54万人,专任教师 3149人;普通中学24所,在校学生2.94 万人,专任教师 2501人;普通高校(含高职院校)10 所,在校学生 13 万人,教职工 1.4 万人。
【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 87.17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7%。年末共有文物保护单位16 个,公共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 55 余万册,剧场、影剧院 13 个。
年末共有医院 39 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600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7 个,卫生院5个,村卫生室 148 个,门诊部 56 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 371 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各类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 6204 张;卫生技术人员 8091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3089 人,注册护士3710人;全年各类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数 807.9万人次,其中门、急诊人次达 783.8 万人次。大型体育场馆2个。新建全民健身设施 46处,全民健身活动参与人数达 34.4 万人次。
【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水厂1个,综合生产能力为40万立方米/日,供水总量 9938.62万立方米。天然气供气总量2660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5座,建制镇建成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 96.8%。年均 PM,浓度 43 微克/立方米,年均 PM浓度 62 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70 天,优良率73.97%。全年交通事故 17868 件,增长10.1%;交通事故死亡人数 58 人,下降 13.4%。火灾警情 148件,增长 39.6%,火灾损失折款 127.84 万元,增长 76.8%。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703 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工资性收入29606元,增长7.8%;经营净收入6319元,增长10.2%;财产净收入 5308 元,增长9%;转移净收入12471元,增长7.8%。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33320 元,增长10.2%。其中食品烟酒支出增长8.9%,衣着支出增长 10.3%,居住支出增长9.2%,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9.1%,交通通信支出增长14.2%,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4.9%,医疗保健支出增长 6%,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增长6.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2.1%。衣着支出增长 9.4%,居住支出增长7.4%,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 9%,交通通信支出增长比 12%,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14.5%,医疗保健支出增长 7%,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增长1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34.5%。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1.79 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7.8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数 36.08 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17.56 万人。年末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99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1119 人。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