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县
历史上,雷波彝民分属哈拉土司、阿卓土司、沙马土司、呷哈土司、安土司管辖,土司下面设有土舍、土目、土千户和土百户。在冤家械斗、家支间的大事协商以及同外族商定协议时,用歃血盟誓的方式加以约束,用习惯法处理事务。
彝族多居住在二半山和高山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和自然条件差,房屋大多简陋。每家都有一个火塘,立了三个锅庄石,汉族称为“三锅庄”。火塘是每户人家的生活中心,在这里煮饭做菜。火塘可以围着取暖,也可以燃柴照明,又是会客、议事及开展宗教活动的场所。火塘里的火长年不熄,俗称“万年火”。二十一世纪初,随着扶贫攻坚工作的逐步深入,彝族祖辈居住的“三房”(木板房、茅草房、石板房)被逐步改造成了小青瓦房,保留了传统生活设施,但实行人畜分居,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彝家新寨建设和异地搬迁扶贫,彝族人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同时也为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稳定经济来源,逐步融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雷波彝族注重礼仪,向来以热情、豪爽、大方、纯朴著称。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风俗习惯。由于区域不同,又形成了一些差别。解放前,雷波彝族实行的是族内婚,禁止与外族通婚。婚姻制度有等级婚、姑舅优婚制、转房制。明媒正娶的,视女方具体条件,必须给一定的“财礼银子”(身价钱)。抢婚现象普遍。改革开放初期,提倡新事新办,解放思想的人们废除了礼金。而今旧婚姻制度基本消亡,与外民族通婚成了平常,抢婚早已演变成了娶亲仪式中的高潮景象,泼水、抹锅烟等行为纯粹是为喜庆助兴。上世纪九十年代,又兴起了“彩礼银子”。传统火葬与凉山其他方言区相同,主要包括备丧、穿寿衣、理遗容、发丧、议葬、吊丧、禀告、守灵唱、指路、招魂、出丧、化形、聚食等。雷波彝族属于依诺方言区,历史上不过火把节的原因,至今没有学者考证出来,成了风俗之迷。改革开放后,雷波彝族与其他方言区的彝族一样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到二十六过火把节。雷波彝族使用十月太阳历,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十二兽纪日。与大凉山、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区的彝族相同,每年在农历十月中旬过年。
雷波彝族服饰可分为三种类型:瓦岗、卡哈洛、上田坝的诺火地区,瓦岗的雷池、咪姑两乡的格火地区,马颈子、山棱岗的依诺地区。总体属大裤脚地区。俄威(沧花)、领阻乃格(领花)、格(领扣)多缀于妇女头帕或者配戴在衣领上。论质(耳坠)、论惹(耳环)和莫洛瓦古属妇女耳上的装饰配戴。莫洛几阻(玛瑙珠子)属男子左耳装饰配戴。洛古(戒子)、洛别(镯子)男女都可配戴。男子3-5 岁时,父母为其穿左耳。成人后,左耳要戴上莫洛几阻。姑娘幼小时,父母穿双耳,长大或出嫁时佩戴俄威、领阻乃格、格、论质论惹、洛古和洛别,装饰打扮后更加漂亮。男子戴盘结黑色或深蓝色俄体(帕子),有螺旋形锥状体钭伸前额上,俗称“英雄结”。曲涅支后裔的偏左,古侯支后裔的偏右。右肩左挎用细牛筋编织而成,面上镶以白色圆片的“都塔”(绶带),又称为“英雄带”。男女的上衣以紧身为美,袖、襟和下摆都有绣饰。男子的多为黑色缀上蓝色绣饰。女性的因年龄段不同而有别,未婚女子头顶数层蓝布折叠的绣饰头帕,压上两根麻花状的发辫;已婚妇女头帕加多变厚。生育后换俄尔(夹帕)或俄体(头帕),俄尔需绣棱形图案花纹,俄体则不绣。青年女子的上衣以细盘花为主,配有贴花和刺绣。中年妇女的环身、襟衽贴青布宽边,加红、黄、绿细条纹装饰。老年的宽衣博袖,只镶青布。不管老幼,女性的下装都是百褶裙。少小穿简朴的两节童裙,成年举行换裙仪式后,改穿三节成年裙。上节裙腰,中间筒状,裙摆宽大多在百褶以上。裙装分为白裙和彩裙。年轻女子的彩裙多以红、粉、黄、绿等色布料间隔镶接,色彩对比强烈,鲜艳美丽。中老年裙的色调较为稳重沉着。为了美观,男子在左侧腰间挂叶举别(烟荷包),妇女挂在右侧腰间。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