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市县地情>绵阳市>梓潼县>详细内容

梓潼县地情

七曲山风景区 七曲山古称“泥陈山”,位于四川省梓潼县城北,蜀道翠云廊南端。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唐玄宗李隆基避安史之乱,途经此地,留下“细雨霏微七曲旋,郎当有声哀玉环”的凄美诗句,七曲山因此而得名。

七曲山风景区金牛古蜀道纵贯南北,沿七曲山山脊呈带状分布,南起南山门游客中心,北至演武镇酒店垭,规划面积109.3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20余平方公里。有以古蜀道、古皇柏、古建筑、古文化为主体的人文景观50余处,包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曲山大庙古建筑群、七曲山国家森林公园、金牛古蜀道遗址、蜀道翠云廊、唐明皇幸蜀闻铃处古驿站文化遗存、水观音蜀道三国文化遗存等重要景点。以文昌帝君发祥地、文昌文化发源地和全国最大纯古柏林享誉海内外,自然风景幽美,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天然氧吧”“蜀道奇观”“古柏大观园”,是文化探秘、寻古访幽、修身养性、求学祈福的胜地。

七曲山大庙始建于东晋,南宋以王宫格局重建,古称“灵应祠”,明末因张献忠“认祖归宗”称“太庙”,至清因避皇帝讳始称“大庙”。相传为文昌帝君张亚子修道成仙之所,故主要供奉文昌帝君及其化身,或与其显化传说有关,被称为“文昌祖庭”,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文昌祭祀建筑群,现存元、明、清三代古建筑23处,占地1.3万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巧妙利用地形,依山而造,不受中轴线平行的传统之束缚,搬鳌坐脊,翘角凌空,层楼叠阁错落有致,结构谨严,雕梁画栋,风格殊异,表现出灵活、自然之风格。既有北方气势雄伟的宫殿式建筑,又有南方小巧玲珑的园林式建筑,充分彰显中国古代建造者巧夺天工的精湛技艺,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誉为“古建筑博物馆”。1996年,七曲山大庙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两弹城景区 景区位于长卿山西麓,距县城2千米,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两弹一星”红色文化社科普及基地。景区包括长卿山森林公园、原九院院部、职工医院、曹家沟工学院等。核心景区是原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建于上世纪60年代后期,核心区域占地300余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是我国继青海之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总部。1969年院部机关从青海搬迁至此,历经23年,1992年搬离梓潼迁至绵阳科技城。“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于敏、王淦昌、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彭桓武等杰出科学家及张爱萍、李觉等将军都在此留下了足迹。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大礼堂、办公楼、档案馆、模型厅、情报中心、邓稼先旧居、将军楼等167栋60年代建筑物及防空洞、国魂碑林等众多纪念实物,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被列入全国100大文物新发现之列。

卧龙山千佛岩摩崖造像 开凿于唐贞观八年,分布在东西长5.5米、南北宽5.2米、高3.2米的长方石墩四周壁上。清末建有面阔五间24米,进深三间12米的歇山式木结构庙宇,将石刻造像全部罩于庙内保护,1997年县文管所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对保护房进行了落架大修。造像所在巨石为白色石英砂岩,东、西、北三面凿三大龛,保存基本完整、雕刻精美,西龛一方题记碑碑首题“造四面龛僧道密”落款“贞观八年七月十四日”,清晰的记载了卧龙千佛岩四面龛开凿年代,为现存川内唐早期保存完整、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南面为横长方形千佛龛,龛内阴刻小佛龛约20排,现存小佛龛约110余个。卧龙千佛岩摩崖造像1956年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重新认定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晋升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鸭鹤岩景区 鸭鹤岩景区位于梓潼县玛瑙镇南部,距离绵苍高速梓潼出口17km,距离梓潼县城30km,距离绵阳市65km,有绵梓快速度通道,交通便利。景区所在的龙台村2016-2017连续两年被评为绵阳市“最美乡村”,2017年被评为绵阳市“卫生村”,2019年被评为梓潼县人居环境整治“二十佳村”。穿村而过的梓江河在鸭鹤岩绕了个弯,神似天然太极图案。河边河床平坦、绿草如茵,对岸林木葱郁、古庙掩映。始建于清代的鸭鹤岩石窟共108洞,洞洞相连,洞内石锅、石粮仓、石水缸、石床等物品一应俱全。每年春天,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与青山、绿水、农舍交相辉映,一派田园风光,形成集观光、赏花、露营、野炊、垂钓、户外拓展体验于一体的自驾旅游胜地。自2016年起,景区连续4年举办油菜花节,经过几年的发展,每年都吸引数万游客前来观光旅游。2022年3月以来,前来观光的游客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5万人次以上。

来源:梓潼县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23-05-19 15:40:27 浏览次数:
终审:何谐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