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县
茶馆 新中国成立前,男性中老年人喜欢坐茶馆,喝盖碗茶。民间艺人可借茶馆献艺,川剧爱好者也随时举办座唱。1943年,城区有茶馆50多家。“文化大革命”期间,茶馆全被停业。1978年后,茶馆又逐渐恢复。
留佳麒麟灯 起源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6),由人、仿制麒麟的头、身、尾及乐器组成,二三十名队员围绕麒麟起舞表演,以川剧“五锤半”“黄板”“将军令”等曲牌为主要旋律。表演时,写有“麒麟”二字的帅旗先出场,接着横幅出场,然后依次由旗队、仙女出场亮相。火龙上场后,由天将、土地公各携日童、月童并肩上场,然后麒麟喷火,驾雾出场。土地公上前接拜,戏麒麟开始,经“开四门”后,仙童迎上与麒麟嬉戏一圈,天将又与麒麟戏耍一圈(即关四门)。麒麟灯舞表演完毕,由云童率先快步到前台排成一字形,仙女、流星、天将、土地公携日童、月童紧靠其后,再由麒麟喷火。集体造型亮相谢幕。2011年,留佳麒麟灯被列为四川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留佳麒麟灯
双石花船 又称“彩莲船”,形成于20世纪20—30年代,主要在民间婚丧嫁娶和春节拜年时表演。花船用方木条穿斗,或竹子捆扎,或钢管焊接成船形,船长3米,船身中段为0.6米~0.7米正方形,高1.8米,幺姑站住其中,船做好后用彩绸装饰。表演时,使用锣、鼓、钹、马锣、二胡、笛子等乐器。打完二轮锣鼓后船翁跑步出场,彩船迅速冲出台来,老娘子、幺姑等随船运动,彩船在锣鼓声中划行。锣鼓声终止,由一人唱歌词,乐器伴奏,众人帮腔。唱词内容根据表演需要即兴创作,以歌颂新人新事新农村的变化为主。唱完一段,又在锣鼓声中划船,以此类推。各种模仿的水生动物,如鱼、虾、蚌、乌龟等在整个表演中自由活动。划船结束后,船翁与水生动物嬉戏逗弄,打斗形式灵活机动,以达到生动有趣、取笑回味的目的。2011年,双石花船被批准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双石花船
古文竹编龙 1987年,古文竹编龙作为全市民俗文化代表之一在自贡灯会上亮相。竹编龙长约5米,高约2米,除龙头和龙尾外,整条龙全部由竹子编织而成,接通电源后,整条龙金光闪闪、栩栩如生。制作竹编龙最难的是剖篾条,需薄到能透光,其工艺技术要求非常高。2011年,古文竹编龙被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文竹编龙
长山锣鼓 俗称“四大响”,源于传统的地方戏曲,主要是川剧锣鼓,又融入民歌、山歌、号子和地方民间音乐曲牌。长山锣鼓发端于清朝中期,由于一直以口传心授的家族式传承,用乐谱形式记录,其52套传统技法、套路保留较完整。曲牌以动物、植物、场景为题材,形象生动。长山锣鼓一般由4人表演(有些曲牌加入唢呐),主要乐器为鼓、小锣、钹、大锣。演奏为多声部合奏形式,50多个锣鼓曲牌,根据不同的情景,4人或立或坐或行走成一排,从中挑出合乎情景及服务对象演奏。打鼓为指挥,其他看鼓槌行事。长山锣鼓声音时而激越,时而奔放,时而凝重,时而轻盈,较具地方特色。2014年,长山锣鼓被批准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双石农民漫画 1986年,成立双石镇农民漫画传承小组。同年11月,双石农民漫画第三代传承人程龙香在家里开办第一期农民漫画培训班。此后,由程龙香带领的团队共发表漫画作品3500余件,其中80多件作品获奖。先后为中共中央组织部等提供漫画制作宣传专辑20余册。累计开展农民漫画专题讲座16场次,举办农民漫画展览12次,送漫画“三下乡”展出25次。原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四川日报》称赞双石镇农民漫画组是“一群活跃在乡下的泥腿子秀才”。1997年3月,双石镇农民漫画传承小组被四川省漫画研究会表彰为“坚持二为方向,繁荣漫画创作”先进集体。2008年10月,文化部授予双石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特色之乡”。
荣县土陶制作技艺 荣县土陶精选上等高岭土为原料,表面釉亦是天然的矿物质勾兑。经土陶手工艺人的精心制作,在12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长达12个小时以上。成品表面釉质光鲜,坯胎呈米色,其制品无毒无害,千年不腐,泡菜坛、酒坛所盛物品口感更是无可替代,是人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器物。土陶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甚至出口缅甸、越南等国家。截至目前,“中国(西部)陶都”已成为荣县一张崭新的文化名片。2018年,荣县土陶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一、二、三、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土陶制作
荣县布衣龙 荣县布衣龙与其他地区竞技大龙相比,形体短小,在形质上追求“意向”而非“具象”,特别是龙头的制作尤有特色,仅由竹篾或铁丝扎成,只有20厘米见方,裹以彩布,画以龙首,即成龙头。龙身(龙衣)一般用宽30厘米红布、黄布条制成。龙鳞由别于龙身颜色的布,剪成三角形缝在布条两边,呈锯齿状。荣县布衣龙短小,主要为适应荣县多山平坝少、一般居民房前院坝较小的地形特点,龙身轻盈利于翻腾、跳跃,表演时起时落,或摇头摆尾,或左右翻腾;队形变化多样,横队、纵队、圆圈、重叠、交叉,几十种高难度技巧、200余套路。同时有舞龙经的“武阵”和唱念猜字的“文阵”之分,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浓郁的川南文化韵味。2015年,荣县布衣龙被列为荣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1年被列为第六批自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2年被列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布衣龙
荣县绿茶制作技艺(荣县手工制茶技艺) 荣县茶叶生产有上千年历史,茶农多为小规模生产,几乎家家都会进行手工生产。手工制茶技艺主要有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制作工具有炒茶锅、丝瓜布、油纸、手帕、鬃刷、簸箕,制作流程包括选取原料、高温杀青、揉捻成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然后用簸箕簸去断叶、糊叶、叶末等,最后装袋。荣县手工绿茶在形、色、汤、味各方面均有独到的清香淡雅品质,至今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其制茶技艺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2022年,荣县绿茶制作技艺(荣县手工制茶技艺)被列为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