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市县地情>泸州市>详细内容

泸州市地情

奢香(?—1396)彝族,古蔺落洪坝人。幼时聪明多才,受族人称赞。14岁嫁往水西。夫霭翠为明初贵州宣慰使。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因夫年老,奢香代理其职务。1396年,奢香病逝。明廷以开辟龙场驿有功特赐奢香为顺德夫人。

曾润百(1902—1928),合江县人。1921年春考入泸县川南师范学校,受恽代英影响,思想进步。次年5月被恽代英发展为首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员。1927年11月,受中共四川临时省委派遣,去万县策动兵变,举行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并任川东苏维埃暴动部队政委。后因叛徒告密而被捕。1928年6月16日,被枪杀于万县鸡公岭。时年26岁。

穆青(1898—1930),化名吕维新,合江县人。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次年参加工学互助社,学习和研究马克思有关著作。192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9月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任中共莫斯科支部组织委员。次年回国,任中共广东区委组织部长。大革命失败后,任广东省委组织部长。12月,广州起义后,任苏维埃政府土地委员会委员。次年1月,任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长。1930年3月,因叛徒告密在渝被捕。不久,被敌人杀害。时年32岁。

骆健郎(1902—1932),名安良,古蔺县人。1928年考入国民党中央军校。毕业后,任国民军第五军八十八师五二八团二连上尉连长,驻防沪杭地区。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淞沪抗战开始,骆健郎所在团奉命开赴庙行投入战斗。同年2 月上旬,该军八十八师进守江湾镇北端至周港无名河南岸的防线,控制大场镇以北地区。骆健郎奉命率队坚持大场阵地,同来犯日军展开激烈战斗,壮烈牺牲。骆健郎牺牲后,国民军第五军追赠其为营长,通令奖慰,并将其忠骨葬于南京陵谷寺公墓。国民政府在其家乡田坝寨竖石碑。张治中送锦织挽联,称赞“血溅淞江,千秋赢得英雄在;猿啼巫峡,万古长为烈士悲。”古蔺县政府将田坝寨更名为彰德乡,以示纪念。198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再次追认骆健郎为革命烈士,并对其家属给予政治和物质优待。

陆更夫(1906—1932)字承楠,号梗夫,叙永县人。青年时在成都求学,受五四运动影响。1923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改名为更夫。次年北伐开始,任叶挺独立团连长,参加汀泗、贺胜桥战役及攻克武昌等战斗,立有战功。1932年5月6日,在沪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并转押到广州。在狱中,他坚贞不屈,坚持斗争。7月15日被杀害于广州。时年26岁。

成善谋(1917—1949),号蓉生,合江县人 ,1933年求学于重庆川东师范学校。1938年4月起他主办《抗日新闻》小报,宣传抗日,民族统一。1939 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积极参加党领导的各种民主活动,接触张澜、李公朴等知名人士。1946年任中共南方局授意创办的《科学与生活》期刊的编委。以“白之”笔名撰文抨击国民党反动派挑起内战的罪行,周恩来勉励他广泛团结科技界人士,为实现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而奋斗。1947年,任中共重庆市委领导的电台特支宣传委员,负责收发报工作,及时向市委机关报《挺进报》提供新华社电讯。1948年4月28日,因《挺进报》遭破坏,叛徒出卖,成善谋被捕入狱,受严刑拷打坚贞不屈。1949年10月28日被枪杀于重庆大坪。时年32岁。

李青林(1913—1949)原名方琼,泸县城厢人,毕业于泸县女子师范学校,在大北门小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她不顾家人反对和社会流言,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战训同学支部书记,并为党组织开办沱江女子商店,秘密开展联络工作,掩护外来同志。1947年8月,李青林任中共万县县委副书记,负责青运、妇运工作,并建立党的外围组织—新民主主义青年社。1948年6月15日因叛徒出卖被捕,后被押禁重庆渣滓洞。在狱中,她团结同志,坚持斗争。1949年11月14日夜,李青林被敌人枪杀于歌乐山下电台岚垭处。时年36岁。

刘国鋕(1921—1949)泸县城厢人。1937年考入成都建国中学读高中,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1940年考入叙永西南联大分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毕业后任云南陆良县中学教务主任、代理校长。他安置地下党派来的同志,组织师生办墙报,宣传抗日,唱革命歌曲,举办文艺晚会,阅读革命书籍,革命力量很快发展。1945年,刘国鋕在四川省银行经济研究资料室工作,领导“陪都青年联谊会”“青年民主社”的活动。1946年爱国进步人士李公朴、闻一多被特务杀害后,刘国鋕以西南联大留渝校友会、陪都青年联谊会的名义,呼吁声援,组成李、闻血案后援会,揭露和抗议国民党特务的暴行。1947年刘国鋕任中共重庆沙磁区特支书记。1948年,由于叛徒出卖,刘国鋕在荣昌被捕,先后囚于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1949年11月27日被敌人枪杀于松林坡刑场。时年28岁。

邓均吾(1898—1969),名成均,古蔺镇龙山人。1916年就读于重庆广益中学。1921年在上海泰东书局编辑所工作,结识郭沫若后,步入文坛,从事文艺创作。不久,加入新文学社团创造社。次年协同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失编辑《创造季刊》。后又与林如稷等组织浅草社,创办《浅草》文艺季刊。1934 年回乡,从事教育工作。任古蔺县立初级中学教员、校长。1937年去成都,任《兴中日报》《建国时报》主笔,参与车耀先主办的《大声周刊》工作,并撰写抨击时局等方面的文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返乡,任中共古蔺县委书记。解放后,参加重庆市文教接管委员会工作,先后担任重庆市人民政府文化局文艺科长,重庆市文联秘书长和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重庆分会副主席,四川省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红岩》《奔腾》等文艺月刊主编。1969年9月3日病逝。1979年2月中共重庆市委在市政礼堂为邓均吾举行追悼会。后辑有《邓均吾诗词选》。

税西恒(1889—1980),名绍圣,纳溪区凤仪乡人。早年就学于上海中国公学。1911年加入同盟会。次年,公费赴德留学,入柏林工业大学机械系。1917年,获德国国家工程师称号,任德国西门子电力公司设计师,不久回国,从事实业救国。1921年,任永宁道尹公署建设科长。为解决泸州照明用电,四处奔走,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建成泸县济和发电厂。济和水电厂是我国继云南省石龙坝水电站后,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国内第二家电厂,是川渝建成的第一座水电站,当时成都、重庆等城市的供电均用直流送电,而济和水电厂则采用交流升压输电,开启川渝交流输电之先河。1929年,重庆开办自来水公司,聘税西恒任总工程师。1935年,任重庆大学工学院院长兼电机系主任。1941年,任川康经济技术室主任,为川康编辑出五年和十年经济建设规划,被誉为“西南建设之张本”。1946年,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务委员会理事。解放后,历任九三学社重庆分社主任委员和六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第二、三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和四川省人民代表,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1980年6月18日病逝。

傅钟(1900—1989)叙永县人。青年时期受五四运动的影响,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次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共旅欧总支部书记。1926年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任学生总支部局副书记。1930年回上海,在中共中央军委机关作兵运工作。次年被派往鄂豫皖苏区,先后任红四方面军政治部秘书长,红十二师政委,红四方面军随营学校校长兼政委等职。1935年,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抗战爆发后,他参加著名的洛川会议。1945年他出席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作了《增强党的团结,反对山头主义》的发言,受到毛泽东等与会同志的好评。1946年初,随中共代表团赴重庆,他任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长兼新华日报社社长。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后,他返回延安仍作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全国解放后,他长期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先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特邀代表,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第三、四届全国文联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著有《政治工作基本问题》一书。1989年7月28 日在北京病逝。

来源:泸州市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23-05-18 17:35:42 浏览次数:
终审:何谐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