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四川地情>市县地情>内江市>市中区>详细内容

市中区地情

婚嫁  新中国成立前,内江县内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婚前一般不能见面。富裕之家男性可以纳妾(娶小老婆)。贫穷人家则将小女孩“小引”给男方做“童养媳”,到婚龄后再举行婚礼(俗称“圆房”)。婚嫁礼仪比较繁琐,一般有“访”(说媒)、“换庚”“合八字”“扎定”(订婚)“报期”(定结婚日子)“过门”“谢媒”“回门”等程序。当媒人说媒后,男女双方父母要互“访人户”。访后如果双方中意,则由男方向女方送去聘礼,女方回送“八字”(农历出生年、月、日、时)。经算命先生“合婚”无碍后,男方再向女方“扎定”(订婚)。男方择定结婚吉期后,必须向女方送厚礼(俗称过彩礼)。婚期前夜,男方亲友给新郎披红挂彩,俗称“贺郎”。女方必须置办“嫁妆”(富有人家除准备多套铺、被、箱、柜及女性日常生活用品外,还备桌、椅及瓷器;贫穷人家只备铺、被、箱、柜)。婚期之日,男方雇请花轿,抬上礼盒,吹吹打打到女方家“过礼”、迎亲。新娘出嫁前,要请女眷中德高望重的长辈为其“上髻”“开脸”(用绒线去除面部汗毛)。新娘出嫁时,女方要选派亲人(新娘的兄、弟)护送,谓之“送亲”。新娘上轿前要“踩斗”、哭嫁。到男方家后请人“回车马”,以示驱邪,并由女眷搀扶新娘下轿拜堂。在司仪的主持下,新郎新娘拜天地、拜祖宗、拜“高堂”(父母)、夫妻对拜,继后入洞房,同饮“合卺酒”。入洞房时,要散发红枣、红花生、红桂圆等,意指“早生贵子”“夫妻白头偕老”。新婚之日,男方要设酒席宴请女方宾客及亲朋好友。亲朋好友要送礼祝贺,谓“送情”。新婚之夜,亲朋好友要闹洞房。婚后2至3天,新郎备好礼物陪同新娘到女方家,俗称“回门”。至此,婚嫁礼仪才告结束。

但在县城内,也有少数新派青年男女,冲破旧的婚俗礼仪,实行自由恋爱结婚,主张婚事新办。因此,轿车迎亲现象亦时有发生。

1949年12月,内江县获得解放。1950年5月1日,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公布施行。内江县依法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婚姻制度。从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封建旧俗受到批判,男女自由恋爱逐步成风,不少“童养媳”被解放出来,重新恋爱结婚。同时,倡导移风易俗、婚事新办、婚事从简。20世纪50年代,内江市城区青年男女结婚仪式一般为:新郎、新娘胸前佩戴大红花,首先站在毛主席像前,向毛主席鞠躬,再向亲友和同事们鞠躬,然后散发糖果、香烟,婚礼即告完毕。后来,一般不再举行向毛主席鞠躬仪式。60年代后,新郎、新娘邀请双方亲友和同事们坐在一起,举行茶话会,散发糖果、香烟。亲友和同事则送上面盆等生活用品,以示庆贺。“文化大革命”期间,有的把毛主席著作或毛主席石膏塑像作为贺礼赠送新婚夫妇。农村青年结婚,也大多简朴从事。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婚礼仪式也发生新的变化。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市中区城区青年结婚以轿车作婚车,在饭店、宾馆举行结婚仪式,宴请亲朋好友。90年代中期以后,多数新人婚前到影楼拍婚纱照。婚车也越来越高档,数量少则二三辆,多则几十辆,并在酒楼、宾馆举行结婚仪式,开办婚宴,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庆贺新人喜结连理。新郎、新娘由伴郎、伴娘相陪乘车前往酒店,并在酒店门前迎接来宾。伴郎、伴娘向来宾散发香烟和糖果。来宾则送“红包”(礼金)以示祝贺。结婚仪式由婚庆公司或酒店专业人员主持。在婚礼进行曲中,新郎、新娘在金童玉女的引导下,缓步上台,两旁祝贺人员向新人一边喷洒彩条、花纸,一边踩气球。证婚人简介新婚夫妇情况。双方父母向新人与来宾致词。新人向双方父母鞠躬、敬茶,并互拜。婚宴开席后,新人父母陪同新郎、新娘逐席敬酒。席间,有的还邀请乐队伴奏、演员表演节目,营造欢乐气氛。

20世纪80年代以后,市中区部分农村青年结婚仍沿袭说媒、换庚、合八字、扎定、迎亲、回门等习俗。

生育  新中国成立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影响极大,早婚早育、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的生育观占据主导地位。“早栽秧子早打谷,早生儿子早享福”“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和“有儿穷不久,无儿久久穷”等俗语流传极广。多数人婚后即盼早生儿子。农历三月初三,有的乡镇举办娘娘会,求神盼子,开展抢童子活动。怀孕妇女即将临盆时,未来的外婆要去看女儿,谓之“催生”。老婆生孩子时,丈夫不得进入产房。婴儿出生后,女婿要到岳父家报喜。喜蛋单数意为男孩,喜蛋双数意为女孩。外婆在接到喜蛋后,将早已准备好的婴儿衣裤、鞋帽及红糖、鸡蛋等礼物送到女婿家。

婴儿从出生到满周岁,一般有开奶、洗三、办满月酒、开荤、抓周等习俗。开奶:婴儿出生后,先让其他妇女哺乳。是男孩就吃生女孩妇女的奶,若是女孩则吃生男孩妇女的奶。洗三:当婴儿出生后第三天,家长为其洗澡,浴盆中放入喜蛋及金银饰物。洗毕,有的还用煮熟的鸡蛋在婴儿面额上滚(摩擦),以求不生疮。此日,外婆和其他亲友要携带蛋、鸡等礼物前来庆贺,谓之“三日礼”。办满月酒:婴儿满月之日,亲朋好友前来祝贺,主人则置办酒席宴请客人。开荤:婴儿满100天,主人置办宴席,请德高望重的老人用竹筷蘸点酒菜抹在婴儿嘴唇上,并说“吃点肉、多福多寿”等吉利话。此后婴儿便可吃饭了。抓周:婴儿满周岁时,一般要行抓周礼。婴儿沐浴、着新衣后,在其前方摆上生活用品、文房四宝、刀剑玩具等,任其抓取。从孩子的喜好预测其未来的志向和发展前途。

新中国成立后,重男轻女、多子多福的生育观念在城区逐步淡化,但在农村仍较盛行。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将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提倡和鼓励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80年代以后,计划生育政策深入人心。城区夫妇普遍树立起晚婚晚育、优生优育和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的生育观。预产期满的孕妇多数选择在市、区妇幼保健院或市第一、第二、第三人民医院分娩。亲朋好友则提鸡、蛋等礼品去探望和祝贺。90年代以后,多数人以送“红包”(礼金)表示祝贺,主人则煮醪糟蛋招待客人。农村妇女生小孩后,多数沿袭洗三、办满月酒、开荤等习俗。孩子满周岁时,父母一般都要宴请亲朋好友,为孩子“做生”,表示庆贺。

寿诞  人的出生日称为“生日”(又称“母难之期”)。这一日举办的各种庆贺形式统称“做生”。除满“十”之外的生日均称“寒生”,一般不邀请亲朋好友庆贺。但凡满“十”,一般都要举办宴席庆贺。辖区内有“‘一十’做生这世好,‘二十’做生二世好”的说法和“男不做三,女不做四”(即男满三十岁不能做生,女满四十岁不能做生)的习俗。亦有逢九(即三十九岁、四十九岁……以此类推)做生的,称做上(进)“十”。从满六十岁起做生,一般称做祝寿。新中国成立前,祝寿在城乡富户中盛行。祝寿之前,子女要向亲朋好友发请柬,告之祝寿日期与地点。家里要设寿堂,悬挂寿幛,贴上斗大“寿”字。寿日前夜,寿星与家人团聚在寿堂之中,红烛高照,吃挂面,叙亲情。挂面以其细长预示长寿,是谓“寿面”。同时,出嫁的女儿也要回来祝贺,送上鞋、酒、挂面等礼品。如果寿星夫妇均健在,不管是否同庚,皆为双寿,其女儿须送双份贺礼。寿日当天,亲朋好友送上寿屏、寿联、寿匾(缎制或木刻)、衣物、挂面、糖果等礼品。来宾到齐后,在司仪的主持下,寿者整肃衣冠,先拜祖宗、尊辈,然后高坐寿堂之上,接受子孙等后辈揖拜。随后设酒席招待客人,寿星子女要逐席敬酒答谢。酬宾宴席上须摆放用面粉制作的“寿桃”。有的还请来戏班子在家中唱戏祝贺。即使家贫者,在满或进“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以此类推)当日,仍要敬祖先,弄几个好菜招待来贺寿的至亲好友。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倡不祝寿,故而祝寿习俗逐渐被淡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祝寿之风又起。90年代后,祝寿之风在城乡盛行。城乡居民从满五十岁起,每10年祝寿一次。寿日前夕,有的寿星子女在电视台为寿星点歌贺寿。寿日当天,在宾馆、酒店举办祝寿宴席,少则几桌,多则数十桌。在司仪的主持下,亲友致祝词,在“祝你生日快乐”的乐曲声中,寿星子女推出生日蛋糕,向寿星鞠躬拜寿,并与寿星一起吹熄代表年岁的红烛。随后,寿星和家属逐席敬酒表示谢意。席间,有的还邀请乐队伴奏、演员表演节目,以烘托寿庆气氛。有的寿星(一般为高龄)亲属向来宾赠送烧有寿辰内容字样的寿碗。20世纪80年代,来宾以送礼品(实物)为主,90年代至21世纪初,则以送“红包”(礼金)为主。

20世纪80年代以后,城区青年、中小学生做生之风开始兴起。青年做生一般都在宾馆、饭店设宴,宴请至亲好友及同事。中小学生做生,多数邀约几个友好的同学在家中或饭店聚餐,以示庆贺。

乔迁  乔迁即迁居。辖区内城乡居民搬迁新居时,多数都要择定吉日。乡村农民迁居新房时,由亲友6人分别手拿火、水、米、油、柴、香烛、纸钱等物品依次而入,主人拿柴走在最后(柴与财谐音,意拿财进家)。进厨房后,主人燃香烛、焚纸钱以祭灶神,然后在新居附近鸣放鞭炮。城乡居民乔迁后,一般都要在新居宴请亲朋好友“热灶”,亲朋好友则携带礼品表示庆贺。20世纪90年代以前,来宾所送礼品多为被褥等床上用品。90年代以后,来宾所送礼品多为厨房电器、高档餐具等生活用品,有的也送“红包”(礼金)。

丧葬  新中国成立前,内江县内富裕人家的丧葬礼仪较为繁琐,一般有“送终”“发讣告”“入殓”“哭丧”“开路”“做道场”“开奠”“封棺”“出殡”“下葬”“出煞”“烧七”等程序。老人临终前,子女要守在老人床前,为老人“送终”,直到老人“落气”。人死后,人们将死者抬放于堂屋木板上,给死者穿上寿衣,用白布罩面,烧“钱纸”,称烧“落气钱”;鸣放鞭炮,并用竹竿高挂“纸幡”(也称“望山钱”)。同时,发“讣告”。讣告一般由长子署名,父亡母在称“孤子”,母亡父在称“哀子”,父母俱亡称“孤哀子”。死者亲属头裹白布,身穿孝服,将死者装入棺材,称“入殓”。亲人围在棺材四周,号啕大哭,称“哭丧”。丧家在堂屋用白布搭设灵堂,安放灵柩,悬挂死者遗像。灵柩前设案桌,置放死者灵位,摆上香烛、果品,供人吊唁。亲朋好友携祭幛、祭联及香烛前来吊唁,在司仪的引导下,上香、行三叩首礼,死者亲属在旁叩首答谢。吊唁期间,先由道士为死者“开路”,再请道士(或和尚)来家“做道场”、诵经,超度亡魂,一般3至7天。出殡前日一般要“开奠”,举行“家祭”,由死者亲属宣读祭文,追述死者生平与事迹,表示缅怀与哀悼。家祭后,摆酒席酬谢亲友。有的还要请票友来家唱戏,俗称“闹丧”。在出殡前夜,亲属围在棺材四周与死者遗体告别,然后,将棺盖封闭钉钉,叫“闭殓”。人死后,须请阴阳先生(即风水先生)看墓地。富裕人家多数在生前已看好墓地,砌好“生基”(用石板砌成的墓穴)。出殡吉时由道士择定。出殡时,置雄鸡于灵柩之上,由一名孝子披麻戴孝,端灵牌,一名孝子持“引灵幡”,在灵柩前缓行。众亲属在灵柩之后随行。沿途要敲锣打鼓、吹唢呐、撒纸钱,路经桥梁,要鸣放鞭炮。到墓地后,先由道士做法事,然后将棺材放进墓坑里,随即掩土垒坟,并将纸扎的“灵房子”“金童玉女”焚烧以伴灵。“出煞”时辰由道士择定,死者家属须全部回避。从死者卒日起,每七天,亲属要烧纸祭奠,共进行七次,谓之“烧七”。烧“百期”后,请道士念经,择吉日将灵位送出焚化,叫“除灵”。到此,丧葬礼仪全部结束。

普通人家举办丧事,一般搭设简易灵堂,请道士为亡者“开路”后,便择期安葬。贫困者,死后无棺,其子女和亲属则四处化缘或乞求“绅粮”(富有者)施舍“火板板”(材质既差又薄的木匣子),将尸体入殓后掩埋;有的甚至裹草(蔑)席掩埋,俗称“软埋”。无地葬身的穷困人家,则将亡者掩埋于“官山”上。“官山”,是指专供没有土地的穷困人家无偿安葬亡者的公共墓地(土质非常贫瘠的荒山)。新中国成立前,内江县城西门外、南门外、小南门外一带都有“官山”。民间流传着“在生吃点穿点,死了板板薄点,埋在‘官山’上伙伴多点”的民谣。

新中国成立后,旧的丧葬习俗被作为封建迷信受到批判,“阴阳道士”被作为迷信职业受到取缔。国家大力提倡移风易俗,丧事从简。1964年,内江市火葬场建立,开始推行火葬。1977年12月,市革委批转市民政局《关于在我市进一步大力推行殡葬改革的意见报告》,要求在全市推行殡葬改革,废除土葬,普及火葬。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逝世后,有关单位成立治丧委员会,张贴讣告,其亲属搭设灵堂,悬挂死者遗像,摆放花圈、挽联,接待亲友、同事悼唁。然后,召开追悼会,亲属臂束黑纱,其他悼唁者佩带白花,有关单位负责人致悼词,追述死者生前事迹,寄托哀思。死者亲属代表发言,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缅怀之情。接着,向死者遗体告别。最后运往殡仪馆(火葬场)火化。有的将骨灰盒葬于死者家乡,垒成小冢。20世纪90年代以后,部分丧葬旧俗在城乡有所恢复,如请道士“开路”“做道场”等。城镇居民办丧事,其送丧队伍越来越庞大,丧车以轿车为主,少则五、六辆,多则几十辆。死者尸体火化后,多数丧家将骨灰盒葬于青龙山公墓或靖民公墓。在农村,部分死者仍习“土葬”。

服饰  新中国成立前,城乡男子普遍内穿短衫(俗称汗衫),外着长衫(长衫有领,自领口处向右开襟,襟以袢扣扣成衫状),夏为单衣,春秋为夹衣,冬为棉衣。富裕人家冬季着皮袄。有的春秋季常外加一套马褂。长衫加马褂为中式礼服。贫穷男子普遍穿粗布对襟短衫、短褂。城区女子以着旗袍为主,旗袍仅腰部呈曲线。中青年妇女喜上着斜襟短衫,下系裙,裙子多为青色;农村妇女多着斜襟短衫、长裤;老年妇女一般上衣加穿“坎肩”(短衫自肩部去袖),富裕者以平绒等为面料。一般劳动者喜腰系“围腰”,其中蔗农的“围腰”长大且布料厚实;铁匠的“围腰”多以牛、羊皮为面料。少数政府官员、教职员工及富裕者喜穿中山装或西装。中小学生则穿学生服或童子军服等机织短服。城里人多穿布鞋,少数男子穿皮鞋,农民多数穿麻耳草鞋。

新中国成立初,长衫逐渐被淘汰。城区中青年男子喜着中山装,女子则着列宁装,一般以灰、兰色为主。农村妇女多数仍穿斜襟短衣上装。机关干部、学校教师则喜着苏式花布衬衣。60年代初,小裤脚裤子在城区青年中流行。城区居民开始穿塑料底布鞋。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军装、军干服、中山装为城乡男子主要服装,冬季则着军大衣。面料多以纯棉平布、卡其、灯芯绒为主,颜色以灰色、绿色、兰色和青色为主。鞋子以橡筋底注塑布鞋和解放军胶鞋为主,城区部分中青年喜穿皮鞋。

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服热”兴起,城区中青年男子普遍穿两扣西服或双排扣西服,面料多为蓝色、深灰色、浅灰色纯毛或毛混纺织物。部分中青年则喜着夹克衫。男女青年流行穿喇叭裤。而女装的最大特点是追求男性化。仿毛、仿麻织物、大提花装饰布等粗犷面料及垫肩在女装上大量运用,宽肩、方正、宽松的外套,使女装失去女性的柔美特色。90年代后,中青年女装开始裙装化。折裥裙、喇叭裙、半窄裙及圆裙等裙装纷纷采用育克(育克是指用于服装肩、背、胸部横向拼接的装饰手法)设计,育克裙使女性腰腹部富有线条变化。飘逸的折痕线条及波浪起伏裙摆的松身喇叭裙,多片裁剪及强调形体美的直身喇叭裙,以横向拼接为装饰的多节裙等裙装在城乡流行。受重返自然的影响,朱红、淡粉红、天蓝、翠绿、浅灰、棕色、褐色等自然色成为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服装色彩的主旋律。90年代初,城乡中青年喜着皮夹克、皮猎装和皮短大衣。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人们的服装开始向时尚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典雅、青春、休闲、前卫、性感的服装深受青年男女的喜爱。女装女性化是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多数中青年女装都强调女性的曲线体型、柔美气质等女性魅力特征,注重服装的修饰。圆润的肩部造型,柔软的裁剪,使女装轮廓柔软圆滑、曲线起伏。多数中青年女子喜着高腰、紧身、窄袖的女装,使腰和臀部的曲线得到充分展示。紧身高腰上衣与七分裤或过膝裙配套。部分中青年女子喜穿简洁透气的无袖衫、半高领无袖针织衫。新型牛仔服也开始在城区男女青年中流行。牛仔服以大幅斜线分割镶拼,女装则运用特殊针织工艺在腰、胸部绣绘素雅花纹图案,面料轻薄柔顺,整体表现出文雅、秀丽及舒适特色,一改原粗犷风格。同时,随着雅戈尔、虎豹、杉杉、伟志、七匹狼、金利来、梦特娇等男装品牌和泰和、紫澜门、蜜雪儿、哥弟等女装品牌以及李宁、阿迪达斯、耐克等运动装品牌相继入驻内江,人们的着装更加丰富多彩。以简约、舒适、随意为主的商务休闲服、运动休闲服、T恤衫等为多数男性中青年所喜爱。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露”和“透”成了中青年女装的一大特色。露脐上装展现青春活力,深受青年女子的喜爱。低领、低胸上衣、吊带裙等,露出颈、肩和背部,透出女性魅力。男式休闲衬衫注重细部装饰,在胸部进行镂空暗花处理和印制碎花图案,体现个性。高档T恤、休闲运动衫及高腰上衣的面料多数采用60支以上纯棉精梳高支织物。轻薄柔软、凉爽的化纤混纺织物则在低领线上装、春夏裙子和女性套装上大量运用。设计简约、线条圆浑流畅的羊毛套裙、薄型呢大衣和内长外短的套装仍是多数妇女喜穿的秋冬装。同时,高腰紧身的薄型羽绒服在部分中青年女子中流行。服装色彩明艳、活泼、清雅,金橙色、橘红色、橘黄色、柠檬色、淡紫、玫瑰红、桃红、孔雀蓝、薄荷绿、淡咖啡、藏兰、藏青色等色彩及暗花、镂空花和亮丽的印花图案广泛运用,使女性服装五彩缤纷。此外,将腰带饰于毛衣外面成为青春靓女的一种风尚,各种造型新颖、注重装饰细节的肩包、手袋也成为女性的重要饰品。

饮食  新中国成立前,城乡富裕人家主食米饭,辅以少许面食。大多数农民以玉米、红苕、面食为主食,以米饭为辅。城镇工厂、店铺及糖坊等大都实行“打牙祭”(吃猪肉)制度,一般以农历初二、十六为“打牙祭”日。新中国成立后,农民主食开始发生变化,米饭增加,但红苕、玉米等杂粮仍为主食之一。1956年,城镇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主食以米饭为主,辅以面食。50年代末,肉类、油类等实行凭票定量供应,主食中大米减少,肉类也大幅度减少。普通人家半月、一月甚至数月才能吃上一次肉。80年代以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产品、畜产品供应充足。城乡居民的主食结构发生较大变化,正餐(中餐、晚餐)除米饭外,鸡、鸭、鱼、兔、牛、羊、猪肉等肉类及各种时令蔬菜比重增加。城镇居民早餐内容日益丰富。有的以牛奶和蛋糕、面包、鸡蛋为主;有的则以稀饭和包子、花卷、馒头为主;有的喜吃豆浆、油条;有的则以米线、面条为主。

长久以来,辖区城乡居民“尚滋味”“好辛辣”,喜用辣椒作为菜肴的主调味品。烹制的菜肴以麻辣见长,兼具咸、香、嫩、鲜等特色。20世纪50年代初,传统宴席以“九大碗”为主。包括蒸碗(酥肉、肉丸子)、粉蒸肉、烧白、红烧肉等“四碗”,另配猪杂、粉条、笋片、海带和其他蔬菜,经过烧、炒、煸等烹制成“五碗”,共凑成“九大碗”。平常吃饭,佐酒之食以腊味、卤菜为主,俗称“盘子菜”。50年代末至70年代后期,由于肉类紧缺,除去家常菜外,内江特色菜肴不多。80年代起,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显著改善。各餐馆、饭店在继承传统川菜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开发出一系列色、香、味、形俱佳且独具内江特色的菜肴。此外,鳝鱼火锅、鸭肠火锅、火锅兔、火锅鱼等各类特色火锅和羊肉汤、牛肉汤、狗肉汤等各类特色汤锅的兴起,也逐步改变着人们的饮食习惯。

内江传统小吃品种繁多,特色各异。清脆香酥的油炸粑(以糯米捣烂做包皮,绿豆为馅),麻辣鲜嫩的刘抄手(馄饨),糯软柔韧的猪儿粑(糯米粉为主料,馅心有咸、甜味),香脆化渣的豌豆粑,皮薄馅饱的锅贴饺,嫩滑味美的豆腐脑,麻辣鲜香的凉粉、凉面,丰腴味佳的“一品大包”(肉包子)和酸辣粉、牛肉面、炝锅面、担担面、牛肉蒸笼、粉子醪糟、水煎包子、油果子、肉饼、凉虾、凉糕、冰粉、凉皮、春卷、泡粑、米发糕、桐子粑(以麦粉为主料,外包桐子叶)、棉花糖、爆米花、泡筒等小吃享有盛誉。其中,始创于清光绪年间的椑木镇板板桥油炸粑,以其色泽黄亮、外脆内软、鲜香化渣而深受群众喜爱。20世纪20年代末,由刘汉章父子创制的红油清汤抄手,麻辣适中、细滑鲜嫩、余香满口,被内江人誉为“刘抄手”。40年代由邱元章制作的凉粉,因其色白透明、麻辣嫩香,被老百姓誉为“邱凉粉”。40年代由邓子清制作的回族风味小吃—— 卤牛肉,以其肉色红亮、麻辣、不腻不膻而著称。50年代末至70年代,受国内粮、油短缺等因素影响,内江小吃品种很少。70年代末,油炸粑、豌豆粑等各种风味小吃再度兴起。80年代末,随着餐饮业的发展,一些火锅、饭店相继推出一些新的风味小吃,甩饼、麻圆、苕饼、南瓜饼、广香饼、藕粉、八宝粥、银耳汤、小汤圆等深受食客喜爱。

出行  民国时期,内江城区富有之人到附近椑木、茂市、史家及资中县等地以黄包车代步;乡村富有之人短途出行则以乘坐滑竿为主。如远行到泸州、富顺等地,有的选择在内江东渡、史家、茂市、龙门镇等码头乘坐木船出行。1929年,成渝公路通车。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末,内江作为成渝公路客运的中继站,每隔一天就有发往成都、重庆的客车。人们到成都、重庆等地,可乘坐汽车出行。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人们的出行越来越方便、快捷。1952年,成渝铁路竣工通车。1958年内江至宜宾铁路建成通车。从此,人们到成都、重庆和自贡、宜宾等地,可选择乘坐火车出行。50年代末,内江市开通城市公交车,但城区内仅有市区到内江火车站和市区到椑木、白马等少数几条公交线路。人们上下班除乘坐公共汽车外,有的骑自行车或步行。80年代中期,出租汽车客运兴起。到1995年,城区已有出租车600多辆,招手即停,非常方便。90年代起,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加快,公共汽车增加,公交线路增多。乘坐公共汽车,经济方便快捷。到省外出行,可供选择的交通工具较多,有的乘坐汽车,有的乘坐火车,有的乘坐轮船,有的乘坐飞机。90年代中期以后,成渝高速公路、内宜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人们赴成渝及宜宾等地可乘坐舒适、快捷的豪华大巴车。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少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们相继购买夏利、威驰、波罗等经济型轿车或丰田、别克、帕萨特、雅阁等中高级轿车,作为商务旅行或自驾旅游的交通工具。此外,设计新颖、小巧轻便的电动车悄然出现在城区的大街小巷,成为中青年喜爱的另一种代步工具。

民间游戏  划刀:又称划甘蔗,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普及范围较广的群众游戏之一。几个人凑钱买好甘蔗,以划拳决定划刀顺序。持刀之人将甘蔗立在地上,在甘蔗将倒未倒之际,挥刀划向甘蔗,以划开部分的甘蔗归己。继后依次划刀,直到把甘蔗划完。若未划开,则无甘蔗可吃。

滚铁环:一般为男生游戏。男孩右手执铁钩,推着用圆钢或扁铁制成的铁环,使铁环在地上快速滚动,男孩随之奔跑。

打玻璃弹丸:一般为男生游戏。数名儿童依次用手指在地上弹玻璃弹丸,在同一距离内,看谁的弹丸最先滚进事先设定的小洞,先者为胜。20世纪80年代,打玻璃弹丸玩法有所改变。游戏者在地上画一“井”字形,并在起点线画一“干”字,依次弹出玻璃弹丸决定顺序,在“井”线内远者先弹,若超出“井”字线则在“干”字上放下玻璃弹丸。先者可瞄准他人弹丸,击中为“死”,并可再击,以击弹丸最多者为胜。

滑板板车:一般为男生游戏。选一木板,装上轴承或小橡皮铁轮,有的还安有刹车,男孩坐在木板上从斜坡处往下自动滑行。

抽螺陀:一般为男生游戏。螺陀系木制圆锥体,男孩用鞭子抽打,使其旋转不倒,不断前行。

吹纸娃儿:一般为男生游戏。男孩将小人书中的武将剪下,相互用嘴吹,以武将手中的武器刺到对方身上为胜。

修房子:一般为女生游戏。用粉笔在平坦的地面上画数目不等的方格或横格,参与游戏的人依次单脚独立,将丢在格内的块状或串成圆圈的物体依次踢着前行。块状或圆圈物体出格或压线为犯规,则离场由他人踢。在踢完所画格子后才能升级踢下一格,依次升级,先踢完所有格子者为胜。

抓子儿:一般为女生游戏。女孩把数颗大小适中的石子撒在桌面(或地面)上,然后将乒乓球或石子抛向空中,与此同时,按每次规定的石子颗数将桌上的石子抓到手中,没有失误并按程序最先抓完桌面(或地面)上所有石子者为胜。

跳拱:活动与跳马相似,男女生均可参与。先通过划拳决定谁为作“拱”者。作拱之人以蹲着、低头弯腰、用手撑膝盖、双手抱颈等姿势,逐步提高拱的高度。其他游戏者先助跑,再双腿分开,依次跳过,以跳过最高者为胜。

逮猫:男女生均可参与。数名儿童先划拳,负者为逮猫者,同时规定藏猫的范围,并指定一树木等物为安全站。逮猫者以手蒙住双眼,以数数计时,在规定时间内,其他儿童则采用各种方式躲藏。时间一到,逮猫者便四处寻找,藏猫者则趁机奔向安全地,凡到站者安全,而藏猫者若被发现或被触摸到身体的某一部位则为下一次的逮猫者。

其他还有拍香烟盒、火柴片、“豆腐”干,下军棋、跳棋,踢毽子、跳橡筋绳等游戏。中青年则喜欢下六子棋。

20世纪80年中后期,电子游戏开始兴起。城乡多数青少年(包括儿童)喜欢到游戏厅打电子游戏。有的家长还为子女购买“小霸王”游戏机或其它简易电子游戏机玩耍。90年代中后期,网吧迅速发展,多数青少年转向上网玩网络游戏。21世纪初,随着家用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以青少年为主)喜欢上网玩打麻将、斗地主(扑克牌的一种玩法)、下象棋等棋牌类游戏或打“传奇”等各种网络游戏。

民间娱乐  春节期间,城乡居民喜在大街上观看耍狮灯、龙灯、车车灯等。耍龙灯、狮灯的演员在行进中,载歌载舞,乐队用唢呐、锣、鼓等传统乐器伴奏。耍龙灯时演奏《和牌眼》《长流水》等曲目,耍狮灯时则演奏《腾蛟》《拗国公》等曲子。部分莲箫爱好者,喜在春节期间表演打莲箫。莲箫的表演形式,40年代前是一人表演,50年代初发展为一人表演,多人帮腔,一人领唱,众人合唱。表演者一边跳舞,一边按节奏用莲棍(莲棍是用斑竹制成的莲箫表演道具,在竹棍上等距离挖几个不同方位的对穿小孔,每个孔上系有4枚铜钱,有的在莲棍上还扎有彩色绸带)击打头、肩、胸等部位,拍打时莲棍上的铜钱发出哗哗的声响。如遇婚嫁、祝寿等重要喜庆活动,一些来自农村和城镇的业余民乐乐手,常常聚在一起组成乐班进行吹打、演唱,烘托喜庆气氛。有的民乐爱好者喜在茶余饭后,邀请几位同道中人,于家中、院坝内演奏几支曲子凑兴取乐。一些川剧票友时常相聚在茶馆或院坝中,敲锣打鼓,清唱川剧(俗称吼围鼓)。至70年代末,辖区内仍能见到一些川剧爱好者在茶馆吼围鼓取乐。

20世纪50年代,机关、企事业单位时常在周末举行舞会,跳交谊舞成为干部、职工的一种娱乐活动。60年代中后期,舞会被取消。80年代中期后,跳交谊舞在机关、企事业单位再度兴起,部分中青年喜到歌舞厅跳交谊舞。90年代中期后,唱卡拉OK开始流行,部分音乐爱好者结伴到歌厅一展歌喉,自娱自乐。90年代末期起,城区人们喜在节假日期间或举家出游,或邀约几位好友赴城郊“农家乐”休闲娱乐。有的则约几位好友到茶楼,泡杯清茶,悠闲品茗,尽兴谈天。垂钓爱好者携带渔具,赴城郊各水库、农家堰塘,一边欣赏田园风光,一边享受钓鱼的乐趣。21世纪初,爱好音乐及歌舞表演的中老年人自发组织业余乐队、腰鼓队和歌舞队,时常相聚在人民公园和大洲广场。有的在长廊上围坐一圈演奏欢快的乐曲;有的在大洲广场上放声高歌,翩翩起舞。夜幕降临,华灯初放,大洲广场人流如织,乐曲声、歌声、击打腰鼓声响成一片,仿佛进入欢乐的海洋。

民间竞技  扭扁担:20世纪80年代前,辖区内农民、搬运工及企业工人喜于闲暇之余,在田间、地头、工地等处,以扁担为器具,开展扭扁担比赛。二人双手各持扁担一端,侧身而立,平伸手臂,沉肩挺肘,扁担不许接触身体,在裁判喊“开始”后,分别奋力朝相反方向扭动扁担,以先将扁担扭转一周者为胜。

抵扁担:二人各将扁担一端抵于自己的腹部,双脚站成弓步,同时用腰部发力,向对方推进,以退者为负。

撑篙竿跳远:内江船工在撑船之余,喜在沱江河坝及岸边开展“撑篙竿跳远”和“撑篙竿上坎”比赛。经较短距离的助跑后,以撑竿跳得最远者或撑竿跳坎最高者为胜。有的船工则爱“旋竿”比赛。船工手持竹竿助跑几步,迅速将竿插入地下,人腾空旋转,以转圈多者为胜。

爬树:农村小孩喜欢进行爬树比赛,几个儿童以同一棵树为准,分别爬树,以爬得最高者为胜。

“斗鸡”:一般为青少年竞技活动。参与者(两人及其以上)单腿独立,双手抱着另一条腿弯曲悬空放至站立之腿的膝盖处,并以弯曲之腿的膝盖互相撞击,以双脚最先触地或倒地者为负。

扳手腕:男女老少均可参与。参赛双方坐在凳上,伸直手臂,将肘部放在桌面上,双方手掌相握,随着裁判一声号令“开始”,双方立即各自运用臂力和腕力朝相反方向用力,并规定臀部不准离凳,以最先将对方的手背压到桌面上者为胜。

划龙船:是一项群众参与度较高的竞技活动,一般在端午节举办划龙船比赛。

拔河:一般由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组织。参赛双方人数相等,一般10~20人,分列于绳子两端。在比赛场地设一中心,两边距中心2米处各划一道白线(平行)作为界线。绳子中部系一块红布,正对场地中央。两队队员握紧长绳,作好准备,随着裁判一声哨响,两队队员在各自啦啦队的助威声中奋力向己方拉绳,以绳子上所系红布越过己方界线者为胜。

来源:内江市市中区地方志办公室 更新时间:2024-01-05 15:02:16 浏览次数:
终审:何谐
×

用户登录